姬足笑得前俯后仰,止不住气。
他挣红了脸,好像一只下锅煮熟的虾米,曲成一团。也不知是手臂被虎士别得痛了,还是心中不服委屈,泪水竟满了眼眶,顺着他倒竖的头颅,往额头上流去。
杀他,还是用他,只在郑武公一念之间。
姬足幽幽唱道: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一遍唱罢,一遍又起。
歌声怆凉,再配上姬足浓浓的鼻音,唱得人蹿起一阵盖过一阵的鸡皮疙瘩。
押着姬足的虎士面面相觑,心道,这祭国小世子怕是疯了,死到临头还在唱歌。这种疯魔之人最可怕,死得不甘心,死后就会在人间作祟。上古有刑天,被砍了头,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着干戚要杀人。
虎士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等交割了差事,还得去请太祝驱邪才行。
只有郑武公学贯六艺,听得明白。
这是秦宫女赋的《车邻》,作于二十年前,描绘了一个贵族青年觐见国君的场景。
国君富裕,封地的高坡上栽着漆树和桑树,洼地里生长着茂盛的板栗和大叶杨。青年坐着高头骏马的华车而来,诚惶诚恐地拜见了君子。君子邀他并肩坐下,鼓笙奏乐,说及时行乐,人生易老,说不定哪天就突然闭眼,进了天堂。
正印了姬足投奔而来,暗喻郑公翻脸无情,眨眼就要使姬足一命呜呼。
诗词脍炙人口,凡识字的人,都知道含义。
如此一唱,郑武公骑虎难下。
饶过姬足,作为君子,以同样的罪名,他便不能再对姬足出手。
惩治姬足,以祭伯对姬足的疼爱,郑国转眼又会和祭国杠上。
眼下,擒王定鼎,才是大事。他不知道诡计多端的姬足,还留了什么后手。万一因姬足一颗小小棋子,乱了全盘,得不偿失。
姬足杀不得,郑武公也就只能出出戾气,威风耍够了,挥手让所有人都退出殿外。姬足依旧保持着以头点地的姿势,纹丝不动。郑武公叹了口气,上前相扶,还掏出手帕帮姬足蘸泪。
郑武公怪道:“你就是拿准了,寡人拿你莫奈何,就指着寡人欺负。寡人好歹是一国君主,你就不能给点颜面,非得对着来?”
逼人下跪,被郑武公三言两语化解,倒像是他受了欺负一般。
姬足展颜一笑,意味深长:“多谢郑公教诲,某今日算是体会到了。”
“恩?”
“有人说,今天不跪明天跪。自己跪着,总好过日日跪别人,被别人喝着跪。”这是祝聃父亲当日说的箴言。
郑武公脸色一变,将手绢往地上狠狠一掷。
“你别不知好歹!真当寡人不敢杀了你吗!”
姬足淡淡道:“我只想要个公平。”
“公平?这天下,哪有公平?”郑武公点着姬足的太阳穴,像训儿子一般,训道,“有公平,你能站在寡人面前振振有词吗?要公平,你就和庶民同罪。你欺君罔上,这颗小脑袋瓜,早不知丢了几万次了!”
姬足一愣,随即想起,这不是在三千年后,这是东周,是血脉为尊的春秋,是奴隶社会。
姬足苦笑:“对,是我痴心妄想。”
郑武公看着姬足的小脸,觉得这笑格外沧桑,竟包含太多他也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八岁,哪有什么深刻的人生领悟,郑武公只觉着格外诡异,仿佛眼前站着的,是一个活了几百岁的圣人,能看透人心,连他心中的想法也无
第141章 142相爱相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