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武公冷笑道:“什么话都敢说,还真是砍歪了……”真该死!
尹铮伤得太是时候了,有些蹊跷,看起来像是保命之举。
郑武公算是洞察了真相。
尹铮等不到派出的人回来,却等来了姬足府邸的一场大火。他知道事情有变,不知道姬足准备了什么后手,就让尹七狠狠往自己肩上砍了一刀,作为预备。
如果郑武公不召他入宫问话,他借此举动,能把自己摘除干净。若郑武公召见他,他便进宫来喊冤,和姬足对峙,也有说道理由,未必会败。
要找细作哪有那么容易,只要不在身上刺青,留下印信,没人招供,根本无法分辨是谁的人。反正都找不到证据,大家都受了伤,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可尹铮进来,没见到姬足,不知姬足是死是活,也无法估算事后走向。郑武公率先发难,他情急之下,便直接将?生的事抖了出来。他看不到郑武公的脸,却听到郑武公冷漠的声音,疑心自己的身份已经暴露。
尹铮扑在地上,忍着剧痛,大喊:“敝臣为神职,却未能为嫡长公子尽职祈福,令公子?生早薨,君上痛失爱子。又无法平息火神之怒,让城中走水。臣心之有愧,自请,与侍奉公子诸人,一同归于公子?生灵前,守千秋万世。”
殉葬,
还要拉着侍奉过?生的人一起殉葬……
现下,侍奉在?生身边的诸人,不就是姬足手下的人?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尹铮这招太狠,置之死地而后生,直接和姬足绑在一处。谁都知道姬足护短,姬足要保住手下若干侍卫,就要连同他一起保下。而他尹铮,只要在开头一刻脱了罪,后面郑武公再想杀他,找不到证据就治不了罪,不然会给人留下残暴不仁的名声。
君子爱美名,郑武公不可能不介意。且,就算知道他是细作又如何,他现下自请殉葬,更像个死士。但凡死士,都会杀人一千,自损八百的招数……谁知道他有没有后招呢。
他赌,赌郑武公还没完全摸清他,在放长线钓大鱼。
果不其然,郑武公老神在在坐着,不吭声。尹铮没猜错,郑武公盛怒之下,一度想将他哄出去,抹了了事。理智告诉郑武公,养了六年细作,还不到收割成果的时候。
尹铮林林总总都想全了,却算错了一点。
请他进宫的人,不是郑武公,是姬足。姬足打架不如祝聃,这谈判辩论的功夫,还没怕过谁。郑武公不表态,三位淫浸朝堂已久的重臣,自然也不会动,况且,几位都是在姬足手下吃过亏的。
没朝臣置喙,无人造次,同时也就意味着,他尹铮要和姬足单打独斗,硬碰硬。
姬足没有受伤,去安置了风扬,就转身回来隐在暗处,等着尹铮进宫,想看戏。有郑武公的默许,他能光明正大在门外偷听。听得尹铮要他的手下去殉葬,才跨进门来。
“都宗人好大口气,都能跨了疆界,决定我祭国人的生死了。你这神职当得,倒似真成了正果,得了神位似的,要毁天灭地呀。君上都还没发话呢,你一张嘴,先把活人说死了。”谁不会带节奏似的。言下之意,不只说死了?生,还要说死他身边一干侍卫。
尹铮淡定自若:“世子安好。”
“托你的福,好得很呐。白日里,本世子撞破你与人结党营私,夜里就被人刺杀未遂,要将某活活烧死。如今舍妹和祝氏嫡孙下落不明,府里还少了十个侍卫,某还没对你兴师问罪,你倒还算计起某近身侍者来。”
姬足不忘对郑武公跪拜行礼,一边嘴上还吵着架,一刻不歇:“你这么想置本世子于死地,是嫌本世子身边的人,死得不够多,是吧?还是说,舍妹公主的身份,祝氏嫡孙的身份,本世子身边十个侍从的身份,都比不得上士大人高贵?”
大人,绝非是个官职都能称呼的,尹铮还配不起。
 
第213章 214一起殉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