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未到郑武公规定的子时,明堂已经开始吵架。
牵扯到原繁,密纳不敢怠慢,急急向郑武公回禀。
郑武公一直在榻上假寐。武姜的强势,和公子段对母亲的言听计从,成了他的心病。经过姬足的谏言,他打心眼就否决了公子段承袭。
他清楚的记得,那晚姬足说的话。
姬足说:“为母则刚,君夫人强势,又对?生从心底不喜,疑心?生要害亲弟。只要牵扯立嗣,就算朝臣们不出手,君夫人也不会无动于衷。一旦君夫人动手,一直得不到机会的尹铮一定趁机作乱。杀劫之下,再软弱的人,也会拼死一争。?生历经杀劫,寒了心,便不会再摇摆。这是劫数,也是浴火重生的机会。”
左右手都是肉,用妻子的肆意妄为,去唤醒儿子的争斗之心,他心中也十分煎熬。他不肯信,还抱有一丝侥幸,对武姜和公子段放纵。没想到,姬足才将?生劝到中军去,武姜就迫不及待出了手。
姬足还说:“兄友弟恭,不仅是嫡亲兄弟,庶兄弟,昆兄弟,也都是兄弟。原繁、祝聃、我,和?生有同食同住、患难与共的情意。公子段和我们誓不两立,我们都只求一点,保命。为了活着,我们注定联合起来。我们都支持?生,这股力量还未成形,却已可以震慑四方,加以时日,更不在话下。是不是?生不重要,有没有姜氏不重要,唯独不能是公子段。”
郑武公当时被姬足的大胆直言惊到了。姬足一向胆大,八岁就敢提议弑天王,对天下局势指手画脚。但试问有谁,能在对方说要和自己亲儿子为敌时,还能保持冷静的?
但郑武公能忍,忍到姬足把话说完。
姬足说:“君上拿捏着我君父去世的真相,不肯告知,我也无法。查了六年不得结果,我也明白,若不弄清楚天朝局势,是一辈子都无法再查清的了。但?生承袭,君上迟早会告知这秘密与?生知道,对我来说,也就不算是秘密了。我这人私心重,大家都知道。?生几次相救,拿安姬当亲人,我便拿他当亲人。我要支持?生的理由,实在太多。”
郑武公杀心顿时消散无踪。
所有人都低估了郑武公,这个英明果决的国君。他的决心,率先用在维护国祚延续上,其次才是亲情。他当然明白,把武姜放出来后患无穷。若?生不来求情,姬足不来探望,他宁可冒着风险去天朝扯皮,也要把武姜困住,立下?生为世子。
但是,?生似乎心中另有打算,姬足也表示了支持,他一时拿不定主意,才起了拖延的心思,想看看这几个孩子,是否能从困境中,冲出一条生路来。
得知原繁大闹明堂,郑武公才懒洋洋起了身。想去看看,他这长子受姬足教导,到底到了什么程度,能不能独当一面。
原繁借由先君托梦,想带出一部分人。
郑武公听得皱眉,嘀咕道:“这招,定是跟祭足那厮学的!”
密纳问:“小人进去?”
郑武公挥手将密纳赶到身后,负起手,继续听争执,一副兴趣盎然的模样。
他清楚,是否有托梦一事不重要,众人淫浸朝堂已久,自然明白,这是个全身而退的好机会。毕竟,跪了一下午,都不得召见,他又没让密纳上灯,明显是暗地里表示不满。被蛊惑来的,心思不如有目的来的坚定,怕引得他震怒降下责罚,自然起了退却的心思,只是碍于上卿的颜面,不好表现出来罢了。
这时候,郑邴的作用就突显出来。毕竟,被中军拖出去,显得非自己所愿,面子上还能圆说。原繁借口拙劣,却因为拖上了郑邴,收效也不会太差。甚至等会儿事情闹大了,明堂中的人受了责罚,这些被拖出去的,还要顾念恩情。即帮衬了?生,又悄无声息收买了人心,也算计划周全。
 
第227章 228原繁的强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