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7章 三足鼎立,谁是圣主明君?[2/2页]

朕当亡国君,搬迁山海关立新朝! 大明节度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节留后路。
  张立群沉吟了一下,还是说道:“请陛下三思,不可意气用事啊。”
  “中原官绅,也曾为大魏朝出过力,如今又逢乱世,正是用人之际,这样对他们,可就他们推到了对立面。”
  “还请陛下开恩,给他们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于公于私,张立群都觉得一定要劝阻陛下。
  大魏风雨飘摇,不能再丢失民心了。
  官绅的心,就是民心。
  没有官绅支持,朝廷寸步难行,山海关很容易会被孤立。
  这对大魏朝来说,简直灭顶之灾。
  如果陛下执意要这样做,就成真正的昏君了。
  “陛下,三思啊。”
  李策却道:“正因为是用人之际,朕才更应该睁大眼睛,看清楚谁可用谁不可用,难道还要让他们再背刺朕一次?”
  这话说得没毛病。
  “忠就是忠,不忠就是不忠,尔等不必再劝,赶紧拟旨吧。”
  “如果你们有意见,朕很怀疑你们的用心,当然,你们也可以主动辞职。”
  大魏,最不缺的就是人。
  你们不干,有的是人愿意干。
  众人立即选择闭嘴。
  为了那帮没用的软骨头,好好的官不当,辞职?
  开什么玩笑。
  陛下,就当我们什么都没说。
  ……
  杜公明一路向南,重新回到上京城,并立即组织防守。
  密山一战,他损失了三四万兵马。
  但七营的主力还有七万人,这是他防守上京的最大助力。
  不过,上京的北边密州,西边云州,已经成了通军的地盘。
  阿史那在密山损失了五六七千人马,虽然要进击上京,可他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攻打上京城,红夷大炮都被李策那个妖孽给毁了。
  很有可能围而不攻之后,最后退走。
  攻打镇山城失利,给他留下了巨大面积的心理阴影。
  但阿史那也没闲着,而是收割着长城以南,上京以北,云州以西的城镇,以此为根据地。
  唐州城内的萧燕燕,原本想趁朱高庭不在的时候,偷袭云州。
  可打到一半的时候,通军突然杀到,兵力有限的她不得不放弃,回到唐州。
  于是乎,一场大战之后,中原大地竟突然陷入平静。
  三足鼎立的局面,至此形成。
  中原一带的士绅却急得焦头烂额。
  大魏,大周,大通,突然三国了,这可如何是好?
  大魏还是天下正统,投奔大魏?
  可那位皇帝陛下竟然要违背祖制,让我们缴税纳粮,这个是一条邪路啊。
  而且,他在邪路上越走越远,竟然下了一道旨意,曾经投降过大周的,全部阉割。
  他这样做,早晚会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大周?
  就杜公明那尿性,比之李策有过之无不及,根本不把我们士绅当人看,不仅压榨我们的银子,还要我们的命。
  如此看来,投奔大通是最可行的。
  阿史那虽然是野蛮的异族,尚未开化。
  可正因为尚未开化,才好忽悠。
  我们说什么,他就会信什么,我们要他怎么做,他就会怎么做。
  嘿嘿,简直完美。
  于是,上京城外围的士绅们,纷纷箪食壶浆,去找阿史那,奉其为圣主明君。
  殊不知,李策要的就是这样一个效果。
  你们不投降匈奴,将来怎么拿你们开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第87章 三足鼎立,谁是圣主明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