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三章 第一笔生意[1/2页]

八零年代女首富 青冥迦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孙桂英命真好,到了镇卫生院折腾了半天之后,村里就传来好消息,她生了一对双胞胎,都是男娃。
      孙桂英看着两个红嘟嘟的肉球一样的儿子,心里别提多高兴,自己在老宋家中的地位是所有人都无法超越了。
      卫生院妇产室的主治医生朱玲玲是个胖胖的女人,笑起来温柔可亲,她很少接生过双胞胎,特别是八零年代,物资匮乏,物品紧缺,大多胎儿都营养不良,她接生的孩子单胎都是瘦小瘦小的,眼前的这俩小家伙,月份未到,是双胞胎儿,还都胖乎乎的,咋看都觉得特可爱,就和孙桂英闲聊了起来。
      不知不觉就聊到了孙桂英为何提前分娩的事情,孙桂英就提到了宋晴天,还说她害死家里的猫啊狗啊,还要害自己肚子里面的孩子,才导致月份不足就生产了。
      朱玲玲听到宋晴天的名字,温柔可亲的脸庞顿时就变得严肃冷静起来,心里一阵阵的不舒服,孙桂英只顾自己高兴,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些。
      孙桂英也不会想到,这个朱玲玲的女儿也在镇初中读书,和宋晴天是同班同学,就是苏金萍的亲妈。
      孙桂英这一闹,倒是给宋晴天做了一个效果特别好的广告,人品能力都在宋河村大涨,自己做的生意收泥鳅黄鳝的事情,也在宋河村家喻户晓。
      到了周五的晚上,宋晴天和宋北风一对账目。
      泥鳅收了200斤,黄鳝有60斤。
      五分之二的数量是宋麻子宋涛为主的宋河村人来卖的,五分之二多的数量是赵雷鸣为主的赵家湾村民来卖的,杨河村的村民来卖的数量不到五分之一。
      宋晴天拿着账目说:“三叔,看到记账的好处了吗?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货源的来处,就能很方便调配货源。”
      宋西风不住的点头,真是涨了见识,宋晴天让他记账,连哪个村子来卖的人都记下来,果真是有好处的。
      “晴天,持续这样的话,货源是有保障的了。”
      “是的,我一开始担心收不够,大姑也不愿意帮忙找人,看来这样也挺好,杨河村的泥鳅资源先放着,先把宋河和赵河的泥鳅资源把控中,货源不足时候再重点发动杨河村的人。”
      “晴天,你这样说的很对,等宋河和赵河出产的泥鳅都捉的差不多,我们再去收杨河里面的泥鳅。”宋西风说完就发觉那里不对劲,虽然他年轻,可是眼光还是有的。“晴天,一周要收400斤,一个月就是1600斤,这三条河的泥鳅,黄鳝迟早有一天都会被捉完的,我怕是不到一年,这三条河中的泥鳅黄鳝都没有了,以后这生意可咋做?”
      宋晴天很佩服三叔高瞻远瞩的眼光,笑着说:“三叔,有一个词语叫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做可持续发展的生意。”
      “可持续发展?”
      这个词是很多年以后才提出来的,宋晴天先知先觉,非常了解这其中的道理,宋西风那里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对宋晴天提出的词语是一脸的不解。
      “三叔,你看我们收的泥鳅,有些个头太小了,我们就把小的给养起来,等明年就能卖了,明年收的小的再养起来,后年就能卖了,这就是可持续发展。”
      “你这是要养泥鳅?”
      “我有这个打算,不过也要看今年这三条河泥鳅和黄鳝的产量如何,当然也要提前做准备,你想想那里有池塘,水坑,洼地,这些不能种庄稼的地方,我们就承包了用来养泥鳅。泥鳅生命力特别强,非常好养。”
      “万人坑?”
      宋西风首先就想到一个地方,不过说出来他就有些后悔了。
      万人坑是在宋河村村子东边的一个大水塘,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和日本鬼子,以及土匪强盗杀人扔尸体的地方,据说那片水塘里面扔了数万具尸体,才被称作万人坑。
      在农村来说,八零年代时候,对于鬼神之说的封建迷信,国家一直在抵制和教育农民,但是一时片刻也不能完全起作用,想消除几千年来农民骨子里根深蒂固的封建迷信思想,需要一段时间的。
      万人坑一直是宋河村,杨河村,和赵河村三个村子的禁地,大人们都不让孩子们靠近哪里。
      宋晴天的记忆中也隐约记得这个地方,“三叔,你想的和我想的一样,我们可以从万人坑入手。”
      “老年人都说哪里不干净,闹鬼,到了夏天鬼火乱飞,晚上时候蓝汪汪的鬼火乱飘,怪吓人的。我虽然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思想,不过提到万人坑,心理上面还是有些不舒服的感觉。”
      从小在万人坑边长大的孩子,经常被老人们口头相传一些万人坑发生过的诡异故事。
      宋西风这样说有点害怕算是很正常的,没怎么读过书的年轻人,特别迷信的人,一提到万人坑这个地方肝儿都打颤。
      “三叔,这事儿以后慢慢考虑,你有空帮忙打听打听,看看万人坑的归属权就好,我们该考虑的早考虑而已。目前还是要一步一步来,稳扎实打的。陆信他们明天就要来了,我和他第一次合作,我得做出点样子,待会儿我们再把泥鳅和黄鳝详细的分类,把个头小的泥鳅黄鳝单放出来,先养在塑料桶中。”
      忙到晚上九点多,两人又累又困,宋晴天和宋西风终于又把所有的泥鳅黄鳝分了类别,把个头小的挑了出来。
      第二天早上六点多,宋西风就骑着自行车驮着宋晴天来到镇上等待陆信和于清波的到来。
      春早尚寒,早上又有一点小西北风,冻的宋晴天只搓手跺脚。
      七点多的时候,陆信的和于清波开着J130轻型载货汽车如期而至。
      宋晴天迎了上去,向陆信介绍了宋西风,“这是我三叔,是我的长辈也是我的好帮手。”第四十三章 第一笔生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