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事情都不反击,不只助长北燕的嚣张气焰,更叫我大梁百姓,如何相信朝廷?”萧宁远反问。
  “两国的和平,从来不是忍让可以换来的。”
  “北燕要和平,我们大梁也愿意,可北燕如此挑衅,我大梁也不怕!”萧宁远沉声道。
  “啪”的一声。
  众人抬头看去。
  却是徐昭,重重地拍了桌子一下,接着徐昭就站了起来,扬声说道:“说的好!”
  “臣愿意,弃文从武!去沙场上征战!扬我大梁国威!”徐昭扬声道。
  沈寒时听了这话,瞥了徐昭一眼。
  徐昭这精神倒是可嘉。
  可是弃文从武?
  徐昭肚子里面那点墨水,还用弃吗?
  不过也不能完全怪徐昭读书不好,认真说起来,镇国公就是个武将,只不过镇国公深知功高盖主的道理,所以早早就回京授职,甚至让国公府一众门人后代都去当读书人,参加科举。
  这些武将之后,读起书来自然是不如人意的。
  如此一来,混得自然都不如意。
  家家户户生的,都是没出息,科举屡试不中的败家子,最后靠着家族蒙阴,当个不甚重要的小官。
  到了自己亲儿子这样,更是如此。
  是以。
  那生性多疑的梁琰,铲除了那么多有功之臣,最终,却独独没有将这镇国公府放入要除掉的名单之中。
  薛琅也沉声道:“臣亦愿为陛下分忧!”
  不只是为了陛下,更是为了阿姐。
  他或许上不了战场,无法和人厮杀,但他有脑子,自是可以参与谋划。
  萧宁远看着薛琅,眼神之中满是欣赏,不管是玉姣还是薛琅,这姐弟两个人,都比常人要坚韧得多。
  也不知道永昌侯那个惯会耍滑的人,怎么生出这么好的儿女。
  萧宁远既然下定了决心。
  路上也没有耽搁的意思,直接就奔着燕门关的方向而去。
  而此时的雁门关附近。
  拓跋恭领着一行人,终于翻上一座山,从那山往前看去……有一条河,过了那条河,便是北燕的地界了。
  有一个人,策马从后方追来,对着拓跋恭耳语几句。
  此时的拓跋柔没注意到这一幕,她正满脸欢喜地看着前方。
  这一趟大梁之行,让她更想家了。
  她看着拓跋恭说道:“兄长,我们快些,再有两个时辰,就可以到北燕了!”
  拓跋恭看着拓跋柔,含笑道:“且先休息一下吧。”
  拓跋柔有些疑惑:“休息?为何不早早渡河回城?”
  在这大梁的地界里面,她总觉得不踏实。
  拓跋恭却道:“放心,我们在高处,若是大梁人真追上来了,我们再走也来得及,先让大家休息一下吧。”
  拓跋柔虽然不太理解拓跋恭为何,要在此处休整。
  但拓跋恭执意于此,拓跋柔便没再说话了,只能耐心地等着。

第736章 燕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