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评书:上回书说到,李世民扫平各方势力[2/2页]

短故事志 傲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突厥。可汗若执意进犯,定将后悔莫及!”颉利可汗大怒,本想斩杀使者,但又恐中了大唐的计谋,只好暂且将使者扣留。
  这边,李靖等人已准备就绪。他们在阴山设下重重埋伏,就等突厥大军到来。没过多久,颉利可汗果然率领大军进入了包围圈。李靖一声令下,唐军如猛虎下山般从四面八方杀出。突厥军队被打得措手不及,顿时乱作一团。尉迟恭更是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手中钢鞭挥舞,打得突厥士兵纷纷落马。颉利可汗见状,大惊失色,连忙下令撤退。但此时退路已被截断,他只好率领残兵败将,四处逃窜。
  经过数日激战,唐军大获全胜,歼灭突厥军队数万,颉利可汗也被生擒。消息传回长安,百姓欢呼雀跃,李世民更是龙颜大悦。他亲自来到长安城外,迎接凯旋的将士。李靖、尉迟恭等人拜见李世民,献上颉利可汗。李世民看着跪在地上的颉利可汗,说道:“你屡次进犯我大唐边境,今日被擒,可有何话说?”颉利可汗低头不语,心中满是懊悔。李世民念其是一国之君,并未杀他,而是将他安置在长安,给予优厚待遇。
  经此一战,大唐威望大增,周边各国纷纷遣使来朝,尊李世民为“天可汗”。李世民借此机会,与各国开展贸易往来,互通有无。一时间,长安城内热闹非凡,各国商人、使者云集,文化交流、经济贸易一片繁荣景象。
  在国内,李世民继续推行改革,重视教育,设立国子监,培养人才。还命人修订律法,使得大唐律法更加完善,百姓安居乐业。朝堂之上,君臣一心,共同为大唐的繁荣努力。
  然而,岁月不饶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世民渐渐感到力不从心。他深知,自己的时日无多,必须尽快选定合适的继承人。太子李承乾生性懦弱,难当大任;魏王李泰野心勃勃,拉帮结派;晋王李治仁厚善良,但略显柔弱。李世民为此事愁眉不展,常常独自在御花园中踱步沉思。
  一日,李世民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重臣召入宫中,商议立储之事。长孙无忌力荐李治,他说道:“陛下,晋王仁孝,若立为太子,必能守好我大唐江山。”李世民心中虽有疑虑,但又觉得长孙无忌所言不无道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世民最终决定立李治为太子。
  不久之后,李世民驾崩,李治登基称帝,史称唐高宗。唐高宗即位后,继续推行李世民的政策,大唐依旧保持着繁荣昌盛的局面。
  而李元霸的故事,在民间越传越神。说书先生们将他的事迹编成评书,在街头巷尾讲述。每逢集市,那说书的摊位前总是围满了人,人们听得如痴如醉,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英雄辈出的乱世。李元霸虽然早早离世,但他的精神,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唐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这正是:贞观盛世美名扬,大唐雄风震四方。边境平乱威名显,万国来朝共敬仰。立储风波终落定,新皇登基续荣光。元霸传奇千古颂,后世铭记永流芳。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评书:上回书说到,李世民扫平各方势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