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九十八章 锚链厂的未来[1/2页]

重生之美丽系统 Dachuidao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只不过这个时候,非法集资还没有让人感觉那么非法。也不知道厂领导到底是真心想办点事业,还是只是想敛一笔财来好好享受好受。他们推出了一项格外诱人的集资发展计划,名字还起得很风光,叫做“未来之星”。
      按照这个计划的说法,参加的人投入的钱以一万起,以十万为上限。年收益是20%,假设你参加了,第一年投了一万,到了年底就可以拿2000,第二年又可以拿2000,这样只要五年就回了本。第一年参加了之后,后面如果第二年,第三年再追加投资,收益率还会上升,最高可以达到30%,那就是三年就回本了。
      这样一项计划刚推出来的时候,整个厂子简直都沸腾了。三年回本啊!这是多么大的好事啊!上哪里去找这个好的投资机会啊。一时间,有钱的人家把家里的存款都倒腾了出来,没钱的人家赶紧去张罗亲戚朋友借钱。领导可是说了,最多就只能投十万。而且这个十万也不是人人能投的,得根据你在厂里面的表现,要考核成绩达到良以上才可以。
      就算是这样,这个投资的名额也有限,大家要想参加的话,要早点参加,这个本身是要回馈给厂里面的职工的。但是经不住厂里面的职工和职工的亲戚朋友们热情高涨,后来这个投资项目又扩展到了市里面。
      这个投资计划刚刚提出来的时候,在那么多人都很激动,觉得厂里面给大家办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厂领导家里面更是流水一样的人有人去送礼,去求情,只为了能多投几万,或者多几个投资的名额。锚链厂的员工们说起来都觉得自己面子上有光,只有大厂子,才能做这样的在项目呢。
      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沉浸这样要发财的幻梦里面。交出去的一万两万都不算钱,似乎早早地就看到了一年又一年都能拿到2000,2000,2000。
      C市的经济水平一直不错,却并不算是改革开放大潮的前沿。这会儿虽然九十年代末的国企危机和下岗潮在某些地区已经出现。但是C市的人们,思维模式却还是顺着几十年来的老想法。这个巨大的锚链厂,似乎是会一直这样巨大的繁荣下去,支撑着一厂以前是捧着铁饭碗,现在更是捧上了金饭碗的人们。人们没有细想,自然而然地就觉得,这个厂子是会一直在的,这样子的高收益也是可以一直维持的。在这样的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信心中,厂里面很轻易地就完成了第一次的集资,足足有一点七亿,而且是现金。这么大的一笔现金,不要说还是在九七年,就是再往后十年,都是一笔可以做成大事的巨款。
      只是,可惜当时的厂领导空有那么一个花架子,敛来了这么一大笔钱,却没有拿这一大笔钱做大事的计划,也没有做大事的能力。更何况,这世上有什么正规的生意,能够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面就有30%的收益呢?还能维持这样的高收益一年又一年?
      有,也许有。可是那是极为罕见地要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的好机会,还要有真正能做实事,做大事的聪明人。即使后世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巴菲特的投资公司,复合年收益率45年也就是达到了20%。而且是经年累月的复合收益率,一年达到30%,如果真有这样的生意,只怕所有的人都要挤破头了。
      厂里面的人的确是挤破了头,他们挤破头送进去的钱并没有找到更好的去处,不过第一年让所有人都拿到20%的收益并不成问题,毕竟,刚刚收了那么一大笔钱上来呢。不只是人人都按照合同拿到了这20%的收益,厂里面还喜气洋洋地办了好几场锚链之声地大型晚会,请来了一线的明星助阵,市领导也都跟着面上有光似的,在台上饶有兴致地和京城来的大主持人名歌手一起唱了一曲“未来之星”,又在台下兴致勃勃地看了好几个小时的演出。
      到了第二年年初,又有投资名额的消息刚刚放出来,不少人家就把刚刚拿到手还没有捂热乎的2000块忙不迭地又投了进去。这么多钱热热闹闹地进进出出,竟然没有一个人真地去问一声:这个未来之星到底投资了什么?能拿到30%的收益率。
      并不是没有人问过,在这么多人的欢笑喜悦之下,温妈妈作为一个冷静的财务人员,曾经问过这样的问题,只是可惜,她的问题并没有被重视,或者也可以说大概是被有些人有心忽略了。再之后,她更是被若有若无地排挤到了厂里领导班子的外围,就是心里着急,也没有办法阻止这些事情,更何况外

第一百九十八章 锚链厂的未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