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磨得温润光滑。
靠墙处支着一座红砖砌成的灶台,铁锅与蒸笼摆放得整整齐齐,灶台上的调料罐擦得锃亮,连烟道都被细心地刷上了白漆。
不远处的茶桌由整块青石雕琢而成,配着四张鼓形石凳,石缝间还生长着几株嫩绿的苔藓,更添几分野趣。
穿过垂着竹帘的过廊,可见宽敞的客厅里摆放着原木色的博古架,架上错落有致地陈列着几件粗陶器皿和泛黄的线装书。
与之相邻的餐厅里,一张直径两米的枣木圆桌占据中央,十二把雕花靠背椅围绕四周,桌面还铺着蓝白相间的粗布桌布。
透过敞开的雕花木门,能清晰望见厨房里的景象:“薛小婉手持锅铲翻动着铁锅中的菜肴,油花在炽热的灶火中欢快跳跃;栾雨与连长曦一人切菜一人摆盘,三人身着碎花围裙,动作娴熟流畅,宛如一幅温馨的生活画卷。”
石书记收回目光,恰听见连省长重重地叹了口气:"老伙计,现在反腐形势十分严峻啊。"
这位共事多年的老搭档向来以雷厉风行着称,当年查办贪腐案件时,那股子"苍蝇老虎一起打"的狠劲,至今仍让不少人闻风丧胆。
然而此刻,连省长眉头紧锁。
手中的茶杯轻轻叩击着石桌:"如今体制盘根错节,利益纠葛千丝万缕,处理起来远比从前棘手。"
石书记缓缓点头,茶杯中的茶叶沉沉浮浮:"你说得太对了。
这些年,我们换了一批又一批干部,可问题总是层出不穷。"
他望向院子里正与南门轻羽交谈的朱飞扬,年轻人挺拔的身姿在阳光下勾勒出坚毅的轮廓。
“好在飞扬他们这批年轻人上来了,看他们身上那股子冲劲和干劲,说不定真能打开新局面。”
两人相视一笑,目光中既有对过往艰辛的感慨,又饱含着对未来的期许,茶盏相碰的清脆声响,在静谧的小院中久久回荡。
暮色为葡萄架镀上一层琥珀色,石天书记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粗陶茶盏的裂纹,老省长连吉正往炉中添炭,火星子在青灰里明灭不定。
老市委书记栾天成摘下老花镜擦拭,镜片后的目光越过袅袅茶烟,落在对面令天彪紧攥着茶杯的手上——那双手上还留着当年下乡扶贫时被荆棘划破的疤痕。
"您看这原江的水。"
令天彪突然将茶盏重重搁在石桌上,溅起的茶水在暮色里划出银线,"当年咱们在江边栽的白杨树,现在全换成了排污管。"
他仰头望着架上蔫头耷脑的葡萄藤,声音里裹着化不开的苦涩,"整个江北省的GDP从前十跌到二十开外,有些地方财政连教师工资都发不出。"
连吉往茶碗里续水的动作顿了顿,青瓷壶嘴腾起的热气模糊了他眼角的皱纹:"记得咱们刚上任那会儿,在江边立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牌子,比人还高。"
他苦笑一声,炉中炭火突然爆开,惊飞了廊下栖息的麻雀,"谁能想到后来......"
栾天成轻轻的叩击石桌的指节停住了,风穿过葡萄架的沙沙声里,依稀还能听见年轻时他们在省委大院激昂讨论的回响。
石天书记望着天边最后一抹残阳,忽然想起某次暴雨夜,他们蹚着齐膝深的积水转移群众,令天彪背着老人在前面跑,溅起的水花在路灯下闪着碎钻般的光。
如今那些光芒,都淹没在GDP报表的数字里了。
第918章 农家小院,温情友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