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09章 宜将胜勇追穷寇[1/2页]

回眸1991 葡萄无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王耀城听着介绍,感觉就像吃了人参果一样,浑身36000个毛孔透露着舒坦,问;“太好了!我们又领先一大步,国际上类似的科研水平如何?”
      钱福教授;
      “在先进制程领域,美、日、台水平都是蛮高的。
      虽然没有具体的科研消息发布,但是跟踪国际上相关领域论文,以及美日等国电子学会召开的国际会议透露出来的消息来看;
      德州仪器和英特尔公司应该都掌握了0.13微米制程工艺,这比我们的速度慢上一年。
      但是
      这些国际大公司机构臃肿,对市场讯息反应缓慢,投入生产的速度更慢,两者相加恐怕延迟到一年半左右,留给我们获取暴利的机会。
      扶桑国相关领域研究比较滞后,主要是尔必达公司自顾不暇,并没有投入大量资金研发。
      倒是台积电有可能超过美日企业,率先投产0.13微米制程工艺。
      台积电总裁张忠谋曾经担任十几年德州仪器资深副总裁,对电子科技业界知之甚深,知道先进制程工艺对半导体厂家的重要意义,不惜代价地投入研发,追赶速度很快。”
      王耀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问;
      “三星呢”
      “三星在投入资源和力度上,都不如台积电,可能现在0.13微米制程工艺并不成熟,什么时候突破就难以预计了,我看2002年够呛。”钱福教授如实回答。
      “那就好,那就好。”
      王耀城这下开心了,笑的牙不见牙。
      其他人哭笑不得的看着董事长,啥叫那就好,这分明就是见不得人好嘛!
      行吧,你是老板你说了算。
      掰手指算一下,王耀城说;
      “也就是说,0.13微米制程工艺我们最少还可以领先半年,到2002年的七八月份,在这期间,独占利润最丰厚的高端芯片代工市场,先把这一块暴利拿在手里。”
      “嗯!台积电就是从二月份开始投入流片,调试设备和良率爬升也需要时间,国际上有大单子也吃不下,领先半年是没问题的。”
      回答的是大西洋晶科总裁张汝鲸,他是晶圆生产领域顶尖专家,在这方面最有发言权。
      王耀城畅想未来;
      “呵呵!等他们0.13微米制程准备好了,我们的领先一代的90纳米已经可以大规模出货,工艺继续领先他们一个世代,最丰厚的利润依然是我们的,你说这些厂家会不会崩溃了?”
      “恐怕不会吧,台积电总裁张忠谋是个意志非常坚定的人,绝不会轻易放弃。”
      “到时候就由不得他了。”王耀城冷冷一笑,说;“90纳米工艺制程大规模上线的那一日,就是0.13微米产品大规模降价的时候,想跟在我的屁股后面赚钱,不要说门儿,连窗户都不会有。”
      果然够狠!
      这么做,简直不给后来者留活路。
      台积电耗费巨额资金投入研发先进制程工艺,产品生产出来的那一天,就面临大降价局面,没有暴利巨额研发投入无法收回。
      这种亏本生意,谁能持之以恒的做下去?
      张汝鲸犹豫了一下,依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董事长,这样我们的利益受损也很大,减收最少五六亿美金,便宜的是最终用户。”
      “

第409章 宜将胜勇追穷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