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虽然听起来很多,但是这些种子,可是需要管整个大秦的栽种面积。
  不过除了这些水稻之外,徐福还让王翦注意着那边的一些其他植物。
  其中最为重要的植物,应该就是红薯,这种比较耐旱的作物了。
  红薯的亩产量,完全是可以吊打那些水稻和小麦的。
  即便一年两季的水稻,那也只是将谷物的产量,提升了差不多三倍左右。
  如果红薯能够引进的话,其产量大概是普通水稻,小麦的十倍甚至二十倍。
  再加上耐旱能力强之类的特征,其实十分适合本地的栽种。
  红薯真正地引入到华夏,大概是在明朝左右。
  不过按照时间稍微推算一下的话,现在的爪哇国应该同样也是有着红薯的。
  那些大秦水军现在都已经是基本上撤回来了,暂时没有准备对爪哇国用兵的意思。
  所以徐福就让王翦随便找找,看看百越境内有没有。
  如果能够找到的话,那么粮食问题自己这边肯定不用担心了。
  在将这里的情况全部看清楚后,时间已经有些晚了。
  现在徐福手中需要忙的事情还有着挺多,所以也没太多时间去找刘邦。
  反正按照扶苏所说,现在刘邦过得应该还算滋润,就让他先行滋润一段时间吧。
  他已经能够感觉得到,刘邦身上的那种帝王之气,其实是在逐渐衰减的。
  特别是自己在将韩信,以及萧何弄到手后,他身上的帝王之气已经是衰减了差不多四分之一。
  若是有着萧何在他身旁的话,他在进入咸阳后,定然不会如此放肆。
  但如今萧何已经是入朝为官,和他之间虽然也算得上是好友,但也没办法劝说太多。
  只是稍微提醒了一句,至于听不听,那就是刘邦自己的事情了。
  第二日,早朝。
  文武百官也是如鱼贯而入,昨日发生的事情,多数人都已经知晓了。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居然被始皇帝封为了大将,这确实是一件滑稽的事情。
  所以不少人在得知今天要上朝之后,早就已经蠢蠢欲动了起来。
  这是韩信第一次上朝,所以心中多少也有些紧张。
  不过他还是尽量表现出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站在徐福身边。
  不少大臣在进来之后,目光都是下意识的看向了韩信。
  这是在朝堂之上第一次见到韩信,而且这次早朝之所以开启的目的,正是因为眼前这个年轻人。
  不少人也只是淡淡看了一眼韩信之后,便转过了目光。
  毕竟在多数的大臣看来,这韩信没有丝毫神异之处。
  在众人站好之后,也是传出了太监的山呼之声。
  最近这段时间,徐福也没见到那位赵高的身影。
  他之前甚至还特地打听了一下,据说现在的赵高已经是被调到了御膳房之中。
  要知道他之前,可是始皇帝身旁的司礼掌印太监,属于始皇帝身旁的头号大红人。
  再加上他跟随在始皇帝身旁,这么多年时间,在宫中向来都是权势赫赫。

第135章 墨子营分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