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八十七章又是一年丰收[1/2页]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三七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建安十年,九月。
      去年冬天,关平率领所部人马为先锋,以典农部八千余男女为后援,以甘宁为中军,先攻克房陵,之后夺取四县,而后占据上庸,平定三郡九县。
      一年功夫都没有到。
      但是在这一年内,关平在房陵所做之事,何其之多。人口增加,军队增加,繁荣增加,威信随之增加。
      关平能做到这些,自然是因为关平是个穿越者,知道民心不可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又能任用贤才,整顿吏治。
      搞搞小发明,创收的同时,也是富裕了房陵百姓。
      但在这个时代,关平所做的是实事,但也是空中楼阁,真正考验关平的,其实是秋收。
      尤其是关平进入房陵之后,第一个年头的秋收。
      民以食为天,在这个生产力落后的时代,更是如此。房陵本地百姓还好一点,去年丰收,家家户户都有存粮。
      就算今年年景不好,也能勉强度日。
      今年下山的山民,则情况不好。他们几乎每家都没有存粮了,全靠今年秋收得来粮食,以维持生计。
      除了百姓之外,今年如果秋收不好,房陵官府就会乏粮,官府乏粮就发不出去士卒的口粮。
      军队就会立刻溃败。
      当然也有解救之道,新野储谷足可供给二十万大军吃用三年之久,糜氏酒也源源不断提供财帛,也可以前往巴蜀,汉中,荆州,江东购买粮食。
      但总归都是外力。
      房陵郡需要今年的秋收是一个大丰收,征收田税之后不仅维持目前的兵力,士气,郡内的繁荣度,也顺势可以扩张军队,将士卒扩张到三四万人,为明年或后年攻打汉中做准备。
      秋收,秋收,秋收。
      老天保佑,今年是个大秋收。
      下午,房陵城。
      天空阴暗,秋雨落下。滴滴答答,滴滴答答。雨滴撞击瓦片,汇聚从屋顶上落下,仿佛水帘洞一般。
      这场秋雨已经持续三天。
      不过不用担心,秋雨不会下的太久,不会耽搁秋收的。
      太守府后院,关平立在屋檐下,右手放在柱子上,抬头望天,却是有些紧张。
      却说关平听闻马谡的建议之后,便立即与老爸关羽商议,然后雷厉风行的执行了马谡的计策。
      出兵房陵,绝无拖泥带水。
      米粮山一战,关平因为军中没有大将,不得已身披双甲,在李飞,周雄保护之下,冲锋陷阵。
      乃是初次临阵,却也没有太紧张。
      但此刻却是有些紧张。
      因为关平在那时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谁,申家兄弟,蒯祺,还有王威,知道对手,便不需要紧张。
      但此刻秋收至关重要,百姓具体收成如何,却是要看天。
      这时候,张雨娉婷而至,这妇人关平初见她的时候,才十余岁,而今将近双十,愈发丰满动人了。
      张雨身后跟着两个女婢,手中端着盘子,盘子上盛着一碗豆腐汤,一点切好的熟肉。
      关平乃是练武之人,下午又是漫长,需得加餐。
      有一段时间房陵财政借据,关平下令节流,使得郡守府中每天青菜豆腐,而此刻随着布匹大卖,财政好转。
      关平又有肉吃了。
      关平闻到豆腐汤的香味,不自觉有些饿了。便转头回去书房内坐下,张雨弯下腰将盘子放在案几上,又捏起筷子递给关平。
      这角度非常好。
      关平抬眼一看,便看到伟岸。
      不过老夫老妻久了,关平的抵抗力要增强了许多,看了一眼后便收回了眸光,专心对付熟肉和豆腐汤。
      这豆腐汤还是好喝。
      真的天天都喝不厌。
      关平喝着豆腐汤,吃着熟肉,祭了五脏庙之后,只觉得浑身暖洋洋的,不由自主的处在酒足饭饱之后的满足感之中。
      双手捧肚,肚皮微凸。关平干脆伸直了腿,背靠在墙壁上,做懒汉状。
      张雨笑了笑,伸手取出帕子,给关平擦了擦嘴,细心温柔。
      “张雨,你也是农家出身,打小就跟在父母身后干农活的。以你看今年天气如何?可是风调雨顺?”满足了片刻后,关平回到了当前,抬眼问张雨道。
      其实这个问题,关平问过很多人。关平问过亲兵之中农家出身的人,问过孙乾,问过郡守府内的诸曹小吏,问过很多人,答案都是一样的。
      但关平还是忍不住问问。
      诸般事情关平都可以面不改色,但在粮食面前,终究气短。
      秋收在即,关太守,关房陵,关明府,有点神经质了。
      

第一百八十七章又是一年丰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