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走过石阶,跨过木桥。
      很快……
      一座木制的高大气派的大殿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上面写着三个字“药王殿”。
      这三个字,气势恢弘,行云流水。
      单是这一眼看去,就给人一种摄人心魄的震撼感。
      陈路还是第一次听说,天蒙山的后山竟然有如此气派的一座药王殿。
      临渊阁老者忽然说了句:
      “医家之争,虽争于技艺,然其止于兵戈!
      不涉武力,此乃医家之德也。
      夫医者,以仁为本,以术为用,故其争也,非争于名利,而争于医术之精进也。
      是以医家之争,实为医术之*流,非争于口舌,而争于实效,此乃医家之争之真谛也。”
      “挑馆者,非为争名夺利,实为医术之精进也。
      夫医者,仁术也,以济世救人为己任,故其争也,非争于口舌,而争于实效。
      观其施针下药,或以汤液,或以丸散,各展其长,以期病者之康复。”
      老人说完之后,看向陈路和赵传元:
      “二人可晓?”
      陈路和赵传元听见之后,同时点头:“知晓!”
      这时候,老人忽然拿起一面锣,砰的一声敲响!
      紧接着!
      那不远处的山上传来了一阵阵的钟声。
      钟声悠远,延绵不绝。
      给人一种庄重和恢弘的感觉。
      众人跟随老者朝着药王殿内走去。
      等到众人进入之后,大门瞬间关了上来。
      很快!
      陈路和赵传元两边的人,分别在两侧的椅子上就坐。
      这同样也意味着,挑馆即将开始了!
      很快!
      刚才临渊阁的老者站了出来,宣读道:
      “挑馆开始!”
      “本次挑馆,是赵传元向陈路发起。”
      “作为被挑战者,陈路选择以一人,一技,定输赢!”
      “要求,在三十分钟内,诊疗完成,并给出详细的治疗方案!”
      “但是,该病只能脉诊!”
      “患者不可说话,两人各执一脉,不可更换。”
      “现在,我宣布!”
      “挑馆开始!”
      话音落下,顿时现场众人都愣住了!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次的挑馆,竟然如此特殊!
      双方各持一脉?
      这是什么诡异的挑馆方式?
      哪怕是秦学文见多识广,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特殊的笔试方式!
      而且患者全程不能说话,不能配合,只能选择一种脉诊!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本来就是中医诊疗的基本手段。
      现如今,可以说是自断三肢。
      仅剩脉诊!
      不过……如此一来,脉诊的重要*,也被瞬间放大了起来。
      这似乎对于陈路而言,并非坏事儿!
      想到这里,秦学文忽然嘴角露出几分邪魅的微笑。
      说实话,陈路的水平有多高,他甚至就连自己都不知道。
      现如今,倒也是一个机会!
      不过,相比之下,赵传元也似乎感觉到了压力!
      他忍不住深吸一口气,眼神里满是凝重。
      说实话,他还是第一次感受到这种单靠脉诊,而且是一只手进行脉诊的挑馆。
      一开始,挑馆的明细并不会通知彼此。
      只是会告诉他们挑馆的大概内容。
      就比如这一次……单说比脉诊,可是谁曾见过这样的比试方式?
      这时候。
      陈德玉突然有些紧张了起来。
      说实话,他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当初跟着三哥的时候,大大小小的挑馆,见了不计其数!
      可现如今……
      这种单纯只比一只手的脉诊,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瞬间!
      伴随着临渊阁老人的规则宣布,顿时全场众人都震惊的愣在了原地。
      赵传元忍不住紧张了起来。
      这时候,恰巧廖行把目光看向了他。
      眼神里满是疑惑和担忧。
      赵传元强忍住内心的忐忑不安。
      安慰起来自己。
      “冷静!”
      “冷静!”
      “赵传元,你都多大了?五十多年的临床经验,岂能害怕一个小孩子?”
      “的确规则比较特殊!”
      “可对你而言,你脉诊人数成百万,区区陈路,何足挂齿?”
      的确,赵传元哪怕是一个比较水的国医大师。
      可毕竟,临床经验也有五六十年了!
      而且,做到他这个地步,每年看病人数可以说是络绎不绝。
      一个普通省级中医院,就比如潼川省中医院,一名内科主任,每天的患者都高达百人。
      这还是限号以后的结果!
      一周哪怕只是出四个门诊,一周也足足有四五百患者,一年下来两三万。
      真要有几十年临床经验,那一双手,有将近百万人的脉诊经验!
      这一次的考核,全凭脉诊的话,其实对于经验丰富的人而言,其实是更占优势的!
      其实,脉诊,还真的全靠经验的积累,以及悟*。
      可能成就国医大师级别,或者是进入医阁的人,有几个是悟*不够的?
      这些人,全都是人才,乃至天才!
      要不然,可能会有今天这番成就吗?
      赵传元不断的安抚自己。
      “自己即便不能精准诊断出来!”
      “可他陈路就行吗?”
      “这样高难度的考核,估计他就连入门都算不上吧?”
      一番心理建设之后,赵传元的内心终于踏实了下来。
      对上廖行的目光之后,也是点了点头,示意无碍。
      没多久!
      一名患者出现了。
      这是一名年轻的男子,约莫三十左右,面容多少有些青涩,短发精瘦,可面*痛苦。
      看到这一幕,赵传元内心顿时想到了一种可能!
      对啊……
      虽然规则规定,只能使用脉诊。
      但是……
      他这临床经验几十年,一双眼睛老辣刁钻,很多患者一眼看去,就知道什么病。
      而此时的患者,进来以后,他的眼睛就直勾勾的看向对方。
      虽然男子年纪看起来不大。
      也就三十岁,可偏偏这一双眼睛,却多少有些萎靡。
      除此之外,面*萎黄、嘴唇干燥,鼻子发红,眼下发青,眼睛疲劳,且有眼睑发红,凑近之后,还能闻到淡淡的口气。
      除此之外,口唇略显发白。
      这些表现,其实都是自己的珍贵线索。
      想到这里,赵传元内心也多了几分沉稳。
      说实话,中医看病,除了比拼技术之外,最重要的比拼经验。
      除此之外……
      就是心理了。
      想清楚这些之后,此时的赵传元忽然看向了陈路,淡淡的笑了笑。
      “陈路,我也不以大欺小,我给你先选择的机会!”
      “左手,还是右手。”
      “你来选择!”
      说白了,这看似是赵传元的主动让陈路选择,其实何尝不是要挑拨起来陈路的好胜心呢?
      同时,也让赵传元的心理高度,站在陈路之上!
      所以,这时候,赵传元的话,其实是有意在刺激陈路。
      陈路闻声,忽然笑了起来:
      “既然赵老爷子这么说。”
      “我也就不客气了。”
      “我选择右手。”
      此话一出,顿时赵传元愣在了原地!
      并且满脸的问号!
      赵传元:“???”
      什么鬼?
      陈路还真的选择了?
      要知道,此时此刻,赵传元实则是想以退为进。
      可是,谁曾想,陈路还真的应了他的话来了。
      这让赵传元的内心一阵mmp!
      要知道,以赵传元的经验来看,患者十有八九是脾胃有关的疾病。
      可是,诊脉一途。
      左手寸关尺,所侯心肝肾。
      右手寸关尺,所侯肺脾命门。
      而患者此时的面*萎黄,实则很有可能和脾胃有关系!
      所以,选择右手是最佳方案。
      可是,现如今……
      陈路直接选择了右手,让赵传元失去了先机。
      当然了,左手右手,同时都可以诊脉。
      可是,左右之手的区别,同样很大!
      原本,以赵传元对陈路的了解,这小子分明是一个刺头,而且是一个十足的不服从规则的人。
      赵传元原本还想要在这一开始就让陈路故意上劲儿。
      可现在……
      陈路竟然如此听话。
      反倒是让他有些不适应了!
      赵传元内心顿时一阵苦涩。
      而此时台下的众人,懂行之人,顿时不禁莞尔,笑了起来。
      秦学文更是忍不住掩面而笑,生怕被人看出来自己的幸灾乐祸。
      要知道,患者这个情况,十有八九和脾胃有着十足的关系!
      患者面*萎黄,嘴唇干燥。
      脾胃虚弱可能导致气血生化乏源,面部无光泽,头发枯黄,俗称“黄脸婆”。
      同时,脾开窍于口,脾气虚弱可能导致口干、嘴唇干燥、裂口子等症状。
      所以,患者这一瞬间就可以看出来一些端倪。
      可是赵传元竟然想要耍些小心思。
      陈路却之不恭,直接拉到了患者的右手边。
      赵传元此时也只能惺惺作态,表示大度一般,来到了左侧。
      廖行看见这一幕,不懂其中细则,反倒是笑了起来。
      “呵呵呵!”
      “赵老爷子不愧是成名已久,哪怕是挑馆,也让着小辈。”
      “呵呵,陈路,你若是输了,可不能哭鼻子啊!”
      “哈哈哈……”
      顿时,廖行忍不住调笑一番。
      这一番动作,让赵传元顿时老脸一红。
      廖行以为是赵传元心中已经拿捏好了对方,这才选择这般。
      可实际上……
      赵传元其实内心后悔的要死。
      这一开始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已经落了下风了。
      好在廖行这傻*不懂行,要不然……还不得找自己拼命?
      想到这里……
      赵传元都想抬起手来给自己一巴掌。
      “让你装*!”
      “让他妈的你装*!”
      而此时,秦学文顿时笑了起来:“呵呵。”
      “以七八十岁的年龄,挑馆一个三十岁的年轻人。”
      “的确是没有辱没国医大师的身份,更配得上医阁老人的牌面!”
      秦学文的这一番挖苦,顿时让廖行冷哼一声:
      “也是!”
      “可偏偏有些人啊,不知道天高地厚!”
      “年少轻狂。”
      “人啊,就是要为自己的嚣张付出代价。”
      “起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而此时,临渊阁的老爷子忽然大喝一声:
      “挑馆现场,请肃静!”
      顿时!
      周围两边人各自转开脑袋,不去理会彼此。
      同时,他们也担心他们的对话,影响到两人的比试。
      很快,伴随着两人的坐下,一切,正式开始!
      陈路此时把脉右手。
      其实已经占据了先机。
      他的中医功底,可一点不差。
      患者的面*表情,典型的是脾胃脏腑气血阴阳出现了异样。
      凑近之后,甚至发现患者的口气,存在一种异样。
      一般情况下,口气是很难闻到的。
      可是,若是口气出现了问题,比如,口气难闻,可能表明了胃火过旺,是脾胃功能的一种直接反馈。
      除此之外面*萎黄,嘴唇干燥。
      这是脾胃虚弱的表现。
      脾胃虚弱,但是却有胃火过旺?
      随后,陈路看着对方眼睑发红,鼻子也偏红。
      顿时好奇了起来。
      脾胃经脉与鼻子相连,鼻头发红可能表明脾胃有热证,特别是鼻翼两侧发红,可能说明有胃热。
      而眼睑,同样也是一个关键的诊断地方。
      脾胃湿热可能导致眼睑发红,眼睑淡白则可能是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表现。
      可患者此时眼睑发红,鼻子发红。
      这就有些奇怪了。
      是胃火?
      还是脾经湿热?
      可偏偏还有脾虚的症状。
      显然!
      这患者是医阁专门挑选出来的特殊案例。
      初一看,错综复杂。
      既有脾胃虚弱,又有胃火过旺,可偏偏隐隐约约之间,还能捕捉到脾胃湿热。
      所以,望诊,只能知其一。
      想要完全诊断出来,必须要依赖于脉诊。
      很快!
      陈路和赵传元几乎是同时把手放在了患者的手腕之上。
      就在这瞬间,陈路闭上了眼睛。
      赵传元见状,内心不由的轻蔑一笑。
      哼!
      年轻。
      陈路闭着眼睛,心如止水,可此时此刻,他的手指触碰到寸关尺三部的时候,瞬间感觉到了脉象的律动。
      古今脉诀五脏寸、关、尺分部基本无异议。
      沉取应脏,浮取应腑!
      而六腑分部则千古争论不休。
      同样对于一些脉诊教条主义的思维,更是层出不穷。
      一只手真的就无法诊脉吗?
      当然可以!
      而且。
      所谓的左右之手,浮沉迟数,也各有讲究。
      很快……
      陈路就感觉到患者的脉象变化。
      刻下!
      脉右关虚大,重按无力,右寸脉沉取弦数搏指有力。
      右手脉为脾。
      轻而不得,重按无力。
      这看似是一个脾虚症候。
      可是……
      这时候,却感觉,寸脉沉取弦数搏指有力。
      这是肺脉?
      肺为金。
      脾为土。
      正常情况下,属于土生金。
      所以,有一种治疗方案叫培土生金。
      说的就是补脾土生肺金。
      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克,相乘相侮。
      这是彼此联系深刻的。
      可是,现在患者的脉象之中,典型的脾土无力,而肺金有根。
      这就说明……脾土有伤,但不至及肺金。
      如此一来的话……
      陈路这时候,一根手指继续揣测尺脉。
      很快,尺脉有所回应。
      尺脉数正律齐,而且轻取即得。
      这就说明,患者的脾阳尚在,没有导致命门火衰。
      可是……
      患者真的只是一个脾虚吗?
      脾虚的话,为什么会出现胃火呢?
      显然……
      单单依靠这右手寸关尺三处脉象,是不足以解释患者情况的。
      而此时,赵传元也遇到了情况。
      左手心肝肾。
      他清楚的感觉到,左手脉象有力,关脉大,而带有三分滑数。
      左手心肝肾。
      这是肝脾不和,滋生湿热?
      难道是这样的吗?
      赵传元此时也开始皱眉思考了起来。
      大约五分钟以后。
      两人几乎同时松开了手。
      因为长期按脉,会导致患者的脉象失真。
      这是得不偿失的表现。
      所以,在脉诊诊断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最好选择的间隔诊脉。
      第一次松开之后。
      赵传元有些警惕的看向陈路。
      说实话,他有些担心,陈路会不会掌握什么特殊的信息?
      可是,看着陈路如此这般疑惑的模样。
      说实话,赵传元不由得松了口气。
      显然……这个患者的情况,还是比较特殊的。
      那么……
      接下来该如何寻求突破点呢?
      很快,赵传元开始琢磨思考起来。
      脉诊一道,见微知着,入微可细致,才能寻找到阴阳气血的变化。
      赵传元第二次上手的时候,已经是十分钟以后了。
      他继续开始!
      这一次,赵传元也深吸一口气,屏息凝神,开始思考起来。
      可此时……
      陈路却一言不发,甚至没有上手。
      而是默默的等待起来。
      赵传元这一次也不去理会陈路了,一门心思汇聚起来,好好琢磨患者的脉象。
      就这样……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周围所有人的眼神,都多了几分焦灼和凝重。
      说实话……
      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秦学文等人都忍不住替陈路捏了一把汗。
      可惜,陈路依然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似乎是在思考什么?
      这时候,一旁的陈德玉有些忍不住了,好奇的看向秦学文,小声问了句:
      “小陈……他……他怎么突然不动了?”
      这个问题,同样是不少人的疑惑。
      孟天明也有些诧异的看向秦学文。
      毕竟,在这里,秦学文的脉诊水平,应该是最高的。
      听见这话,秦学文有些不明所以的摇了摇头。
      “我……我也不清楚!”
      此话一出,顿时几人都愣住了。
      就连秦学文都不知道为什么陈路还不开始吗?
      此时的赵传元已经第二次把脉快要结束了。
      可为什么陈路一直没有开始呢?
      这要是落后了……该怎么办啊?
      一时间,不少人都为陈路捏了一把汗。
      而廖行此时此刻,却有些兴奋。
      他看着陈路满脸纠结的样子,顿时觉得有些好笑了。
      而这时候,赵传元第二次脉诊已经结束了!
      总共的时间,只有半个小时。
      半个小时之后,就要提*答案。
      可是……现如今二十分钟过去了。
      陈路除了一开始的时候进行了诊脉,随后就没有开始过。
      这是为什么?
      陈德玉满心满眼的焦急。
      赵传元这五分钟内,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头脑风暴。
      他感觉自己已经倾尽全力了!
      一呼一吸之间,他认真揣测患者的脉象变化,从细微之处入手,探寻脏腑气血阴阳之间的线索。
      有时候,诊脉就如同一次破案。
      每一个细节都有关诊疗结果。
      而差之分毫,就可能直接影响到结果!
      所以,赵传元刚才几乎全身心都投入了进来。
      好在!
      收获满满!
      他感觉,患者之所以出现那些情况。
      脾虚肝强,土虚木乘!
      肝脉之所以出现了一些滑数之象,完全不是代表着湿热。
      而是肝主疏泄,主调达。
      是生长之脉,是蓬勃之象!
      这有意思就有意思在什么地方呢?
      时期!
      没错!
      这就是脉象入微独有的能力。
      通过脉象,他能感受到气血阴阳变化的同时,对于五脏六腑气血波动,是初期、还是中期,还是到了后期的一些感悟。
      赵传元刚才也的确是竭尽全力去认真做这件事儿了。
      脾虚肝强,土虚木乘,而因为一切都是初起至征兆,肝火初起,调动胃火。
      而胃火配合肝火,造成了脉象上的一个假象。
      这一切,想要分辨出来,难度太高了!
      赵传元内心也忍不住多了几分庆幸。
      还好……
      还好自己清楚的感觉到了。
      要不然,他还以为这湿热这征兆的脉象从何而来呢?
      此时,赵传元忽然发现,陈路竟然没有开始?
      他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陈路。
      不由的摇了摇头。
      有时候!
      很多东西,你没有参悟透彻之后,是很难理解清楚的。
      哪怕你诊脉十次八次,又能如何呢?
      而挑馆只有三十分钟的时间。
      你满打满算,最多三次诊脉。
      而第三次甚至准确*会降低。
      毕竟,哪怕是塑料管,你捏五分钟,松开以后,也会感觉和一开始有所差异的。
      所以,必须要抓紧时间进行才可以。
      可陈路这简直是硬生生的浪费了一次啊。
      太可惜了!
      想到这里,赵传元已经感觉陈路要输了。
      毕竟,你两次把脉怎么能比得上我三次把脉来的精准呢?
      最后一次,赵传元只需要检验一番就可以了。
      现如今,等待脉象恢复的时间。
      他需要细细的梳理好患者的详细情况,然后……整理出来之后,复核一番即可。
      这其实在古代是有讲究的。
      叫做三刻脉。
      刻下脉

第216章 我不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