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京卞城八方楼。
      正在门口坐回躺椅的李玄遂手里拿着一本卷宗,旁边还摆了高高的一摞,正是查察司最近众多未破的阳间案件详情以及推敲,之是越看脑子越涨。
      看的实在费神,突然眼光飘到正要开口的冯明,哎,我这猪脑子,我家少爷这不在呢么?他都副司主了,也该分担点劳务不是。
      李玄遂拿起旁边摆好的一盘柿子饼,上面布满了糖霜,拿起来咬一口,软糯甜口,心里一下子就舒坦了,自己做个甩手掌柜不必什么都来的快。
      李玄遂吃着吃着又看到台下望着冯明,满眼都是崇敬的苏何仲,嘶,这小家伙又是个难题。
      儒家所修浩然正气,以心中气比之天地,共长存。
      之前冯少爷说了这个孩子是个圣人骨,口说圣人言时有天地异象,根骨也好,上上的修习儒学的大道胚子。
      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
      但修儒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修之以正则造化苍生,修之以邪则生灵涂炭,找个好的老师很重要。
      难不成要自己去儒家天下抓一个大儒来?嘶,可还不知道小何仲所修的是哪门儒家心得啊。
      李玄遂使劲皱着脸,赶紧往后躺去,双手做枕,哎哟,脑袋又疼了,不想了不想了,还是消停听书吧。
      这冯明端坐台上,撸起袖子,这才开口。
      “我不知道你些位还记不记得我上次给您些位写的那几幅字了,就拿我那天写的字来说。”
      “那字啊,名叫瘦金体。”
      “常写字的,喜欢没事在家挥毫抄抄书,提提诗的,无外乎就那么几种字体,我给您些位数数,哪怕咱不写,但咱知道!”
      “就拿南瞻部洲最常见的,我给您些位说说,这第一种就是楷书。”
      “这楷书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规矩整齐,是字体之中的楷模,所以被称为楷书,横平竖直,笔画平直,是这么个意思。”
      “这第二种呢,叫做草书,何为草?潦草。”
      “这草书就是为了写的便捷而产生的字体,字的体势是一笔而成,到后来又有众多书法大家融入了自己心中畅意,慢慢的也有了章草笔体,还有了狂草笔体,都是学究天人的大家。”
      “这第三种呢,叫做隶书,上次借我笔的那位,那就是个书法大家,人写的字,就跟隶书本来的意义是一样的,书法去繁就简,书写更快,同时又更显工整精巧,这叫隶书。”
      “这第四种叫行书,它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为了弥补草书的难于辨认与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求楷书那样端正,所以为行书。”
      “而我那天写的叫瘦金体,是南瞻部洲宋徽宗赵佶所创,笔法锋利有劲,是个好字体。”
      “但是列位,跟您些位铺垫这么久可不是为了说字,而是说这个人!宋徽宗赵佶!”
      “我知道您些位都想什么,我上次那字写的不差,更何况人家是一国之君,正所谓见字如面,字写得好不好很看这个人怎么样,您些位就得想了,这说书先生说什么呢?”
      “那我就告诉您列位,有的说呢!”
      冯明拿起绢巾擦了擦额头汗渍,这才接着说道:“后人评价一个朝代的君主,往往会通过对这位君主的政治,军纪,经济成就去判断一个皇帝的能力对国家的贡献。”
      “列位,您听好了,可对这位宋朝的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在《宋史》之中曾用一句话评价他,那便是: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这什么意思,就是说这赵佶除了做皇帝,干啥都行。”
      “您些位看看,这不就是骂人吗?皇上不配做皇上,只要不干皇上那就成。”
      “这后世史书记载有没有错?列位,没错。”
      “这宋徽宗是南瞻部洲众多朝代都很少有的花鸟皇帝,平日里蹴鞠饮酒,写字画画,那天下各地起义风起云涌,这位赵佶平日里就知道喝酒玩乐,重用蔡京等奸臣,打着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
      “咱还是得介绍一下这位宋徽宗赵佶,不能上来就骂人家。”
      “这赵佶是宋神宗赵顼的第十一子,是宋哲宗赵煦的弟弟,他能即位呢,就是因为哲宗死后无子,兄终弟及,太后在哲宗去世后同月立赵佶为帝,次年便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后又改年号为崇宁、太观、政和、重和、宣和。”
      “其实啊,这宋哲宗还有一个弟弟,那就是他九弟赵?兀“此晔?唇玻?⒊げ涣⒂茁穑??钦庹?厥歉鱿棺樱??悦患坛谢饰唬?吐值搅怂位兆谡再ァ!
      “这赵佶自幼时便在书法绘画方面表现了非凡的天赋,哥哥哲宗即位后,更是被加封遂宁郡王,到后面又被正式册封端王。”
      “直到哥哥哲宗死后,自己即位称皇,经历多次朝中新党旧党纠葛,最终重用了蔡京,乃至蔡京最后可谓是位极人臣,先是被拜太尉,后又受八宝,成太师,崇宁元年,左相韩忠彦被贬任知府,蔡京上任,后右相曾布被贬任知州,又升为右相,时候两年有人曾出言弹劾蔡京,但其那时负责修撰《哲宗实录》,被改封为楚国公,也只能不了了之。”
      “到后来,政和二年,也就是赵佶改了年号的时候,他又被召回京师,称宰相,改封鲁国公,到最后,以为太宰相,少宰相,自称公相,总治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三省官吏不在定额,以致官阶成百,他一高兴就封谁做官,一个人领十多种俸禄都有。”
      “御前史黄葆光议论他,立马就流放边疆,做个地方官。”
      “我给您些位说说这人所有成就,我再给您些位说说赵佶重用的这位贤臣究竟做了些什么!”
      “这蔡京靠着自己写的一手好字,深得圣上信任,有些事情不能皇上一件事一件事着手操办啊,那不得他们这些属下的,做臣子的为皇上分忧解难吗?”
      “这蔡京交接朋党,带着童贯等人,打着新法旗号,无恶不作,贿赂公行,卖官鬻爵,巧立名目,增税加赋,搜刮民财,又征收所谓的经制钱,头子钱,卖契钱等等,别看有些钱数目小,但是积少成多的道理列为又不是不懂,都是过日子的,这一国百姓千千万,一堆起来那就如山一样高啊。”
      “这种贪官污吏那什么徽宗也一直用他?他是不是眼睛瞎了啊?”
      “就是!这种贪官,不把百姓当人的贪官怎么还能位极人臣啊?我上都比他行!”
      “是啊!”
      也不知道是哪位爷一嗓子,瞬间引燃了楼内大多是平民老百姓的愤忿心。
      冯明摆了摆手,示意底下这些位先别急,
      “这蔡京要真是一个什么也干不了的臭丘八也就真没他饭吃了,他首先是字写得好,徽宗爱他都爱成那样了,‘必欲继志述事,非用蔡京不可!”
      “人字写的好成什么样,笔法资媚豪健,痛快沉着,那时候人们谈论到蔡京的书法时,常用冠绝一时,无人出其右者来形容,当然了

第67章 书说帝王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