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5章 史家[1/2页]

红楼大当家 潭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甄家来人了?
      这时候甄家的人还往他们贾家跑?
      贾母听到后,心情非常不好。
      “母亲!”
      贾赦脚步匆匆的进屋,“儿子让人跟了甄家的婆子,她们不仅我们家来了,还往南安王府和史家去了。”
      什么?
      贾母一下子站了起来,“保龄侯府?”
      如今最缺钱的是保龄侯府。
      “是!”
      贾赦忙点头。
      “史鼐让人进去了?”
      “……”
      贾赦没说话,但是他点头了。
      “备车!”
      贾母气得想打人,“赦儿,你随我走一趟。”事关娘家,她不能不关心。
      之前因为银子的事,侄子们闹成那样,她就气闷的很。
      只是她早是贾家的老祖宗,有了自己的儿孙,就算想帮扶一二,也不能做得太明显。
      如今……
      贾母怕她再不管,父亲九死一生打下的爵位,要没了。
      “母亲~”
      贾赦犹豫了一下,到底道:“若是表弟说那边也是亲戚,见一见以保亲戚情份,我们……又能以什么立场说话?”
      贾母:“……”
      她明白儿子的意思。
      其实当初因为爵位的事,侄子史鼐就跟她有了隔阂。
      娘家三个侄子,大侄子体弱,早早没了,她就想着三侄儿史鼎是习武之人,能力也更足些。
      可是太上皇把爵位给了二侄子史鼐。
      娘家那里如今就是面子情。
      她一片好心的回去说,史鼐也许还会生出逆反心理。
      唉~
      “罢了!”
      贾母无可奈何,“让林之孝去史家,把湘云接过来,另外……,再让他想办法,把我们家把甄家的人打出去的事说一遍,就说……,收到林姑爷的信,甄家的所有事情,皇上那里都有人盯。”
      这?
      是个办法。
      “儿子这就去。”
      贾赦脚步匆匆的走了。
      贾母心里难受,歪在榻上,“鸳鸯,让四姑奶奶过来一趟。”
      甄家倒了,江南那边也必有一番动荡。
      也不知道女婿有没有什么应对之法。
      “对了,再派个人到东府那边,把沈氏给我请过来。”
      史家也是珍儿的外家,看在她过世婆婆的面上,沈氏也许会有什么办法呢。
      于是,才回府换过衣服的沈柠,便被请了过来。
      红楼里,史家比贾家更早的获罪。
      贾家好像也确实收有甄家的财物。
      那……
      “侄媳妇,这事你怎么看?”
      贾母先问沈柠。
      “……”
      怎么看?
      谁碰谁死呀!
      甄家在江南多年,几乎就是土皇帝了。
      太上皇好好的,皇上必不会动。
      但如今……
      沈柠在心里叹了一口气,“那些年,晋王的身后,天然的站着甄家,皇上碍于太上皇只能忍气吞声。这忍的时间长了……,待能出气的时候,都不会是和风细雨。”
      “母亲,您不是让林之孝借如海之口给了警告吗?”
      贾敏在旁道:“二表哥不会那般糊涂吧?”
      这可难说。
      贾母很无奈,“你二表哥性子古板,还了国库欠银,家里日子艰难的很,你表嫂这些年,和甄家走的一直都很近,万一碍于什么情面,或者起了什么小心思……,这一大家子可怎么好?”
      三侄子靠自己一刀一枪挣了爵位,万一再受他连累……
      贾母不能不管,“侄媳妇,你说这事,能不能让珍儿进宫跟皇上说一声?”
      沈柠:“……”
      “到时候我就让林之孝去史家说珍儿因为他爹的事,迁怒甄家。你二表弟那个人胆子小,或许就会主动把收的东西交出来。”
      “母亲~”
      贾敏无语的同时,也很焦急。
      史家的事,关珍儿什么事?
      那些年,大伯和父亲没了,敬大哥和大嫂避居道观,史家几乎就和东府断绝了往来。
      如今珍儿凭什么替他们奔走?
      贾敏回来,可是查了很多事情。
      “这些天,有多少家被抄您知道吗?二表哥的胆子若真的小,就不会在这种时候,还见甄家的人了。”
      她不想大嫂把拒绝的话说出来。
      那样大嫂和母亲之间,就有些难处了。
      贾敏先替沈柠拒绝,“这事,您该做的都已经做了,其他的……,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吧!”
      可……
      贾母知道自己的要求有些过份,可那是她的娘家啊!
      “罢了,”老太太叹气,“我这是病急乱投医了,这事……”
      “婶娘,三表弟那里,您派人去过吗?”
      沈柠当然不想贾珍去管这事。
      红楼里的史家,先贾家被抄,那问题也许比贾家还严重,“我们不好做的事,三表弟那里可能会更方便。”
      “他们兄弟一直不和。”
      如果好的话,史鼎当初就不会去边城。
      “再不和,他们也是兄弟。”
      沈柠道:“而且,您若不想二表弟连累三表弟,还是尽早知会的好。”
      这?
    &n

第225章 史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