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一章、生意之道[1/2页]

纵横六千年 漫步的乌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谢丽蓉走了没多久,张倩来到面馆。
      家住镇上,又在镇医院上班的她,每天早饭都在外面吃。
      “吃什么?”王明忠笑着问道。
      “二两红烧肥肠米线,多放点青菜。”张倩有些尴尬。
      “嗯。”王明忠点头应下。
      几分钟后,一个五十几岁的中年男子,从外面走了进来。
      “杨老师?”王明忠试着叫了一声。
      “你是?”杨勇愣了愣神。
      “我是王明忠......”王明忠缓缓说道。
      对方是他初中时期的老师,一个值得尊敬的老师。
      曾几何时,王明忠读初中的时候,不少老师免费给学生补课。
      不但补课免费,就连印卷子的钱,也是老师自掏腰包。
      时至今日,不少老师为了多捞点钱,很多东西都不教,让学生去补课。
      小学初中学费全免,每天还有官方提供的牛奶鸡蛋。
      但高昂无比的补课费,让无数普通家庭砸锅卖铁、望而却步。
      “原来是你啊。”杨勇恍然若悟,只因教过的学生太多,他也没想起对方是谁。
      “杨老师,你吃什么?”王明忠问道。
      “二两牛肉面。”杨勇看了看价目表。
      王明忠一边煮面,一边问道:“杨老师,你还在教书吗?”
      “还在教书,明年就退休了。”杨勇感概道,教了几十年的书,不经意间,他就到了退休的年龄。
      王明忠舀了八块牛肉,笑着端了过去。
      他的生意之道很简单,不认识的顾客,利润四成左右。
      熟人利润两成上下,遇到值得尊敬的顾客,他就不考虑利润了。
      比如,村里的人,哪怕是长辈,来他店里吃面,他也要收钱。
      无非村里的长辈来了,多舀一些炸酱、牛肉、肥肠之类的。
      如果不收熟人的钱,别人要么不好意思再来,要么每天都来占便宜。
      “这么多牛肉,你不怕亏本?”杨勇打趣道。
      “这要看人的。”王明忠也没过多解释。
      杨勇倍感欣慰,试着吃了一口,赞道:“怪不得学校的老师,都说你这里的面好吃。”
      “杨老师,你慢慢吃,我去忙了。”王明忠说完之后,又陷入忙碌之中。
      进店吃面的人就没有断过,哪怕有两个徒弟帮忙,他也没有时间休息。
      “忠哥,收钱。”王明华叫道。
      “你自己扫码。”王明忠回了一声。
      “手机里面没钱了。”王明华说道。
      “那就欠着,下次一起给。”王明忠说道。
      “那我先走了。”王明华递上一支烟,转身走了出去。
      新老顾客络绎不绝,王明忠一直忙到下午两点。
      “今天就到这里了,明天继续实操。”
      目送两个徒弟离去,王明忠关好面馆,买菜送母亲回家。
      “房子的主体,明天就能弄好,放上一段时间再装修。”
      看了看自己的房子,王明忠驾车前往郡城。
      一个多小时后,打扫完房间,三人抽着烟。
      “终于装修好了,再买一些家具就行了。”王世成如释重负。
      “爸,小强,我们回去吧。”王明忠说道。
      “嗯!”王世成点了点头。
      “小强,结婚的时间,定下来了吗?”王明忠问道。
      “暂时还没想好。”王明强有些不知所措。
      “你结婚的时候,我就不给红包了,到时候送你一辆车。”王明忠笑着说道,还有五十几万闲钱,他打算送弟弟一辆十万左右的车。
      往后爸妈出门,他要是没空,弟弟也能开车接送。
      “哥,车就不用了,秀丽她爸妈,说给我和秀丽买辆车。”王明强笑道。
      “彩礼多少钱?”王明忠又问道,弟弟买了家具,应该剩不了多少钱,爸妈手里的钱,同样所剩无几,身为家中长子,他怎么

第二十一章、生意之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