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林走了之后没多久,秦琼、程咬金、李靖、侯君集、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相继一一到场。
      最后长孙无忌也到了,放眼望去就是以前秦王府的旧部加了个李靖。
      见人到齐了,李世民站了起来:“御书房空间狭小不好设坐,便委屈诸位爱卿站着议事了。”
      虽然此时名义上的群臣首脑是裴寂,但他是李渊心腹,一朝天子一朝臣,李世民一登基,裴寂在朝堂上就成了透明人。
      真正的群臣之首长孙无忌上前拱手:
      “臣等都是军中宿将,卧不解甲都是常事。陛下急召我等前来,想必有要事问对吧?”
      李世民点点头:“不错,高句丽割让辽东郡一事,虽然是阴谋诡计,但朕昨日回来后又思索了许多,发现其中未必没有大唐得利的机会。”
      这话一出,诸位国公都脸上都露出了期待的神色。
      诸多武将更是激动非常,之前被李世民驳斥之后,以为这次没有机会打仗了,但听皇上这意思,事情还有转机?
      李世民点头继续道:“这只是个想法,而且执行起来也不需要攻城略地。”
      听皇帝这么一说,武将们刚起来的气势瞬间就蔫儿下去了。
      只有李靖眼睛一亮似是想到了什么,“陛下可是想将计就计,反过来图谋高句丽的精兵?”
      李世民带着欣慰的笑容说道:“不错,还是药师你知朕的心意。”
      玄武门之变李靖持的是中立默许的态度,并没有旗帜鲜明的站在秦王阵营,此刻却还是能受到李世民器重,并且在日后主导灭突厥一战,自然靠的是军事上实打实的本事。
      赞赏了李靖一句后,李世民又继续说道:“高句丽想驱虎吞狼,朕何尝不想他们鹤蚌相争呢。突厥各部结构松散,且见利忘义,目光短浅,只要稍加引导,对他们来说抢谁不是抢?”
      群臣都听的频频点头,有些国公甚至按捺不住的交头接耳起来。
      “而高句丽国柞延绵了几百年,距离上次隋炀帝征高句丽已经有十年之久,想必他们元气差不多已经恢复了,那个大使苏盖文也是狼子野心之辈。”
      “相比突厥,高句丽才是大唐现在的心腹之患,若此次我们能将计就计除掉他们五万劲卒,不仅能让高句丽的野心破产,取辽东也易如反掌。”
      李世民情绪越来越激昂,群臣也被他感染,气氛开始变得躁动。
      但在这一片躁动之中,长孙无忌还是一脸古井无波,他静静的等到皇帝陛下发表完演讲,又沉寂了片刻,才出言问道:
      “突厥轻义重利,陛下用什么来打动他们为大唐火中取栗?”
   &

第23章 粮食大难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