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袁景知为什么要让她留下?
秦歆想了很久,左思右想,却怎么也想不明白。
宋太后担忧地看了秦歆一眼。看见秦歆怔愣无语的表情,她只以为秦歆是伤心难过,心疼得不行,当即一咬牙便追了出去,从后头追上了袁景知:“皇帝,你且等等!”
袁景知停下脚步,回头看向宋太后:“叔母,您有何事?”
“皇帝,哀家问你。”宋太后走到袁景知身前去,沉声道,“你当真觉得,皇后是会和李兆私通的那种人么?”
“……”袁景知静默了下,“眼下的关键不在于,皇后到底是不是那种人。”
宋太后问:“那么,这件事的关键是什么?”
“关键是名誉!”袁景知抿唇,很快便找到了一个理由,“皇后和李兆的联系,是宫外的人来告诉朕的。既然如此,想必已经有许多人知道了这件事。朕相不相信皇后都没有用,皇家的尊严体面丢不得。所以为了外人的眼光,朕也要将皇后暂时禁足起来。”
这个理由,倒是合情合理。
宋太后出身书香世家,最讲究一个名正言顺,堂堂正正。听见袁景知的话,她顿时就怔住了。静默了很久很久,才不甘心地问:“那么,要是皇帝你一直没找到皇后未曾如此做的证据呢?你会如何?”
“若是朕找到了让皇后恢复名誉的理由在,自然会让她恢复名誉。但若是朕一直没能找到皇后未曾和李兆私通的证据,那就只好……”袁景知眼神一动,微微不忍。然而想想秦夫人被绑架的事情,只能咬牙狠心道,“一直将她圈禁起来。”
宋太后怔怔地看着袁景知,心下一阵失望。
她叹了口气,轻声道:“想不到,皇帝你的手段,比起你叔父也不遑多让。”
“叔母……”
袁景知微微一怔。
“先前你的叔父,也曾经因为一点莫须有的小罪,而怪罪于哀家。其实仔细想想,他又何尝是怪哀家呢?”宋太后转过身去看向远在天边的苍白太阳,眼里无限感慨,“他只是看不惯哀家,所以但凡有一点小事,都要拿哀家责问一通罢了。而皇帝你,如今也是这个样子。”
袁景知不语。
“哀家原以为,你和皇后会是一对璧人,白头到老。”宋太后摇头道,“只是没想到,你和皇后之间,居然在这么短短的一个月之内,便出了这样大的问题。皇帝,听哀家一句劝。你可以对皇后没有感情,却不能因为这点莫须有的小事而对她落井下石。如若你真的这样做了,那皇后今生今世,一定会伤心死的。”
说罢,宋太后转身离开。
她的背影很萧索。
袁景知远远看着宋太后的背影,目光一阵灼痛。
宽袍大袖之下,他不自觉地攥紧了拳头。
其实他又何尝愿意,让秦歆受到如今的待遇呢。
但是,他现在不得不暂时将秦歆拘禁起来。即使是为了她的安全,也非如此做不可。
袁景知既希望秦歆发现自己的情非得已,又不希望她发现。
一时间,他也心里也是矛盾万分,仿佛放在滚油上不断煎熬一般。
……
宋太后这两天从宋府进宫,便暂时和棠太嫔一起住在寿康宫里。
棠太嫔有意要讨好宋太后,这天煲了汤水,送了过来。
宋太后性格宽仁,对棠太嫔的讨好从来都不拒绝。然而这天她接过那盏银耳汤,却没有心思喝,只是一味拿在手里,把玩着调羹。
棠太嫔见状,连忙问道:“太后娘娘,您这是怎么了?若是您有什么郁结于心的事情,不妨说出来,让臣妾帮您开解一番。”
“没什么。只是有些感慨罢了。”
宋太后叹了口气,便将今天发生的事情,隐晦掉至关重要的部分说了一遍。
棠太嫔听得也是一阵惊讶,捂着嘴道:“皇上怎么会对皇后娘娘如此呢。不会的,绝对不会。”
“你又知道不会了?”宋太后不悦地看了棠太嫔一眼,“哀家可是亲眼所见。”
“是臣妾说错话了,娘娘息怒。”棠太嫔连忙认错,转念想了想,不由蹙眉,“只是娘娘,这皇上好端端的,不应该对皇后娘娘如此恼怒啊。他们俩之间,可是一起大风大浪走过来的。”
宋太后叹道:“有些人可以同患难,却不能共富贵。”
“不对。臣妾思来想去,总觉得这事情没这么简单。”棠太嫔想了想,轻声问宋太后,“您说,是不是外头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才让皇上着意将皇后娘娘圈禁起来,为的就是保护皇后娘娘?”
宋太后闻言一怔,眼里渐渐泛起精光:“你仔细讲讲。”
“其实也没什么可讲的。只是皇上忽然如此愤怒,必然事
第343章 大恩不言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