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你们的手中怎么可能会有那枚玉佩?说!你们究竟是从哪里偷得的这枚玉佩的?”刘大娘难以置信地质问道。
“刘大娘,如果我们不是受柳十问所托,到这里来为他查找他当年被人陷害的证据和证人的话,我们手中又怎么可能会有这枚可以作为信物的玉佩呢?柳十问告诉过我们,只要出示这枚玉佩,就一定可以获得他最亲近的人的信任。”戚蕴道态度诚恳地说道。
其实,早在戚蕴道他们拿出这枚玉佩的时候,刘大娘虽然很震惊,但是,她的心中已经相信了大半的戚蕴道他们的话,之所以还会质问他们,是因为刘大娘不想就这么轻易地相信了对方。
“你们真的见到了小问儿的最后一面吗?当时他的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受到欺负?丧尽天良的安娄越啊,自己没那个本事,就要来觊觎我家小问儿的成绩,最后还想要用这个方法来霸占他的成果,多行不义必自毙,他现在也落到了这个下场,真是大快人心啊。”
这次刘大娘说起安娄越来,就不再像上一次那样亲切地称呼他为安家小子了,想必是知道眼前的这几个人是为了柳十问的那些受尽冤屈的旧案而来,自然也就不会再掩饰自己真正的情绪了,于是,刘大娘便显露出她对安娄越的怨恨来。
这个方法?什么方法?难道刘大娘知道安娄越用了什么方法来霸占了属于柳十问自己的科举成绩吗?难道说刘大娘就是知情人之一吗?如果刘大娘知道了当初科举舞弊案的内情的话,或许就可以帮助柳十问证明自己的科举成绩,然后洗清自己身上的冤屈了。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戚蕴道便赶紧开口问道:“刘大娘,你说的这个方法是什么方法?难道,你知道安娄越当初是怎么在科举一事中用了手段霸占了属于柳十问自己的科举成绩吗?”
“我知道的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在当初科举考试结束之后,听人提起过。”想起了当年的旧事,刘大娘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说道:“当初小问儿踌躇满志地进京去考科举,原本以为他能够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就连书院的先生都认为小问儿能够考中科举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事情的结果却截然相反。”
“小问儿不仅没有能够金榜题名,反而名落孙山,当时跟他一起进京去赶考的学子都说这其中一定有猫腻,从考场出来之后,小问儿就和他们谈起过自己所写的文章,人人都说那时一篇锦绣文章,定能榜上有名,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最后金榜题名的却是安娄越。”
“谁人不知道这个安家小子向来不爱读书?如果不是他爹强逼着他一定要继续读书,好出人头地,光耀门楣,只怕那安家小子到现在还是一个草包呢,怎么可能能够做了安业城的大官?要说他是自己也考中的科举,别说是我这个老婆
第四百九十七章 案件背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