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4章 罢工日记[1/2页]

纽约1990 海大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1990年10月5日,纽约,阴转混乱


      今天,我的《TheWarriorSong》响彻电视广播,但讽刺的是,这首歌里“战士”扞卫的团结愿景,正被三重现实的利刃割裂——国会山的冷战、巴格达的炮火、印刷厂的罢工口号在同一天震动米国的耳膜。


      萨达姆的坦克在科威特轰鸣,而我们的政府选择用停摆给对手递刀——当五角大楼连采购咖啡杯的预算都被冻结时,谁敢相信华盛顿能震慑海湾危机?国会老爷们像一群拒绝合唱的摇滚明星,对着宪法麦克风嘶吼:“我的独奏才是真理!”


      政府停摆的新闻传来时,主编正用蜡烛校对我的专栏。他冷笑:“国会老爷们停摆还能领工资,《邮报》停摆一天就亏掉你三场商演的钱。”


      我盯着蜡烛滴在稿纸上的蜡油,突然觉得这画面很朋克——没有印刷机,我们还有火与纸的古老契约。


      PS:这届政府停摆的戏剧性,连麦当娜的巡演都甘拜下风。至少她不会唱到一半喊:“嘿,我们先暂停投票经费!”给白宫装个混音器吧。驴党的医保计划、象党的减税方案、环保署的清洁能源提案,不该是互相消音的音轨,而该合成一首对抗独裁者的战歌。


      《邮报》罢工的印刷机与政府停摆的打印机,本质上都是“沟通器官坏死”。工会成员举着“保卫岗位”的牌子,却对主编桌上科威特儿童举着“救救我们”的传真视而不见;政客们为预算小数点撕碎演讲稿,却放任国家信誉在海外崩盘。


      当我抱着手写专栏冲向唯一营业的复印店时,发现橱窗前挤满等《邮报》的读者。一个戴鼻环的哥特女孩冲我喊:“Link!你们今天头条是空白的吗?”


      我答道:“头条暂缺,但真相永不罢工。”人群居然鼓掌。看,我们纽约客就吃这套!罢工也许可以停摆报纸,但停不掉我们追问的欲望。


      PS:我不会支持具体一方,但米国此刻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团结。当油墨停止流动,我们才意识到新闻不是商品,而是氧气。只不过今天,全纽约都在窒息中刷存在感。


      我女朋友妮可问道:“为何要写《TheWarriorSong》这首歌?”我回答说:“因为真正的危险不是萨达姆或罢工,而是我们把所有问题切割成零散战役——工人对抗资本、驴党对抗象党、黑人对抗白人...却忘了这些战场都铺在同一块名叫“阿米利卡”的地毯上。”


      今晚21点,当ABC播放我的歌曲时,请工会代表与主编共享一副耳机;让驴象两党大佬挤在同一个沙发上看CNN的伊拉克报道。如果音乐能暂时缝合我们的听觉分歧,或许清醒后我们能学会更多。


      明日专栏预告:《当印刷机沉默时,我的麦克风还在响》。粉丝剪下本页可换歌迷会优先入场券,工人凭工会证打八折。


      “你觉得怎么样?能不能吸引年轻读者和精英群体的认同?我觉得还不够有深度...”林恩放下手里的钢笔,纽约的内容自然是瞎编的,他现在人还在洛杉矶呢。


      “OH,MY,GOD。亲爱的你写得太棒了!”妮可看着男友写完这篇‘罢工日记满眼崇拜。


      “不站队呼吁弥合裂痕这个角度很合适,”福勒评价道。


      “honey,我今天得回去了...现在就传回纽约。”林恩起身把为《邮报》写的专栏递给福勒,确实该返程了。


      除了《邮报》,纽约还有一堆事等着处理:《Hello》和《TheWarriorSong》这两张唱片都等着林恩回去拍板,随后母带就会送往工厂灌制CD和唱片;


      另外,《今夜秀》也得提前开始准备,传奇主持人约翰尼·卡森自1962年起主持《今夜秀》,他和这档节目已经成为米国电视文化的象征。他的主持风格以幽默、机智、优雅和冷面讽刺着称,深受观众喜爱。《今夜秀》每晚观众超1000万,在NBC的统治地位无可撼动。


      上他的节目要求非常严格,足够的知名度和处在宣传期是基本门槛。还需提前准备如创作故事、幕后糗事这种幽默趣闻保证笑点密集,并与节目编剧对稿,确保内容轻松且避开敏感话题,适应卡森即兴调侃风格。


      即使做好万全准备,卡森也可能临时“挖坑”提问或加互动环节(如即兴表演),需随机应变——这档节目是直播无NG,表演或谈吐失误会直接传遍全米。


      而且现场表演需提前与乐队总监DocSeverinsen及其乐队排练,确保与节目爵

第184章 罢工日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