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天生丽质、倾国倾城让她很难埋没世间,终不是养在深闺让世人所不知的美丽女子。她回眸一笑,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六宫里的嫔妃一个个都黯然失色。
她有着凝脂一般的肌肤,有着聘婷如出水芙蓉般的软弱。她鬓发如云的飘柔颜脸似花儿的娇美,头戴着金步摇,与李隆基在温暖的芙蓉帐里共度春宵。
她承受君欢侍君饮,整日忙得没有闲暇。春日陪李隆基一起春游,晚上夜夜侍寝。后宫中有佳丽三千,她却独得皇帝李隆基的宠爱。她能在金屋中梳妆打扮,夜夜撒娇不离君王;玉楼上酒酣晏罢,醉意更添几许风韵。
李隆基到底有多爱她?
骊山上华清宫内玉宇琼楼高耸入云,清风过处仙乐飘向四面八方。她与李隆基的轻歌曼舞多合拍,管弦旋律尽演奏得传神,李隆基终日观看,却是百看不厌。
她的宠爱都让兄弟姐妹列土封侯,杨家门楣光耀令世人羡慕。于是使得天下的父母改变了心意,重女轻男。
多少人的相遇相爱都是前世种下的因,今生的果报。世间所有的相遇都不是巧合,上辈子欠下的债今生无论以任何形式都会一一偿还。
李隆基与杨玉环,也许就是上辈子他欠她太多,才会有今生的百看不厌,才会有今生的夜夜专宠。
世间美丽的东西似乎都不会太长久,也或许这样的安排才会让世人珍惜,不轻易的辜负,不轻易的伤害。
美丽的东西稍纵即逝,不管是人还是物,都会有沉下死去的一天,只不过是时间的长短。世间越美丽,越让人羡慕的东西,失去得更早,之所谓物极必反。
杨玉环受尽了皇帝李隆基的宠爱,这场恋爱是世间美丽又悲伤的爱情。同时这场爱情注定着落幕。
随着唐朝社会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杨玉环成了浩大的安史之乱的导火索,世人把一切的因果都怪罪在这位风华绝代的女子的头上。认为她是祸国殃民的妖妃,迷惑了李隆基的心智,才导致大唐由盛转衰的历史局面。
可谁又知道,大唐的官僚慢慢的腐化,君与臣,臣与臣之间的矛盾,农民与官僚的矛盾才是悲剧的最大祸根?朝中官员明目张胆的行贿,武官与文官政治立场的不合,大唐王朝实行的均田制逐渐瓦解,多少失去土地的百姓流离失所,民间早已哀声哉道,皇宫之中还骄奢淫逸。
杨玉环做了戴罪的羔羊。这位有着风华的美貌的女子,她柔弱的无能为力,只有面临死亡才可以解脱。
当由安禄山与史思明为主的叛军攻下大唐国都长安时,李隆基带着杨玉环出逃至四川马嵬坡,这位让人羡慕又嫉妒的女子终于迎来了凋谢。
在六军的逼迫下,李隆基不得不舍去美人保住江山。
李隆基名人取来白绫,眼含不舍地看向杨玉环。
“不是朕狠心,是局势迫不得已,玉环你会体谅朕的吧?”
“皇上,难道您真的要让玉环去死吗?”杨玉环始料未及。一生中爱过的男人,竟是为了江山而让自己去死。
“朕知道负了你,但愿下辈子不做君王,只是一凡夫俗子,你我可以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但这一生是做不到了,为了黎明百姓能够重新过上平和的生活,为了大唐的百姓的生死,朕不得不这样做。”
李隆基背过头
第九十二章长恨歌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