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说着,那老者从随身携带的包袱中,掏出了一摞厚厚的书稿。
      “就是这个。”
      朱大福低头一瞧,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映入眼帘。
      三国志通俗演义。
      这不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吗?
      朱大福大吃一惊,有些惊呆。
      “你是罗贯中?”朱大福脱口而出。
      等他问出之后,那老者有些惊奇,反问:“你怎知?”
      这时候写小说,写杂居的人没什么地位。
      罗贯中的大名可不像后世那般家喻户晓,朱大福叫出罗贯中大名着实是有些惊奇的。
      罗贯中反问,朱大福也知知晓有些莽撞。
      带着几分尴尬,给出了一个借口道:“前些时日店里来了个说书的,对先生赞不绝口,他曾提过一嘴先生在写什么三国志通俗演义。”
      罗贯中混迹这个圈子,自也认识一些这方面的人,也的确有人知晓他在写书。
      至于到底是谁说的,那还真就很难追究的。
      罗贯中不言语,朱大福则一页页认真翻阅着。
      这可是文化瑰宝啊!
      想不到他有朝一日,竟能亲自翻阅了三国演义的原始书稿。
      瞧了半晌后,朱大福问道:“先生的意思是,把这些书稿刊印了?先生想拿多少稿费?”
      这书若放于后世发表,少说也能拿几百万稿费。
      “稿费?”罗贯中诧异。
      朱大福这才想想起,稿费起源于报纸发行后,报刊为征求文章提供给作者的。
      这个时候是没有这东西的。
      像罗贯中这种情况,想发书的,只能是先找书局刊印。
      东西好,书局能盈利,才会刊印。
      东西若不好,没有书局会印的。
      而这个时候识字率又有限,那些人都以考取功名为奋斗目标,要读只会读圣贤书,哪会读这些上不了台面的东西。
      既如此,那书局要这种书还干什么?
      朱大福笑着,道:“先生耗尽一生心血才写成了这本旷世神作,有书局若要刊印是要支付给先生费用的。”
      若有书局印,又能卖出,支付费用那也是应该的。
      不过这个时候没什么版权保护法,抄袭者一大堆。
      书一旦火了,不仅书局会赖账,且会马上有一大堆的盗版。
      书局挣不了多少钱,原创者更拿不到什么钱,真正赚钱的则是那群盗版贩子。
      有时候,即便被原作者发现,原作者非但没有愤慨,反而还很自豪。
      嗯,有人抄袭,那只能说明我的东西好。
      罗贯中落寞一笑,道:“只要有书局能印,使我一生心血不堙没,我便知足了。”
      具体的,朱大福也没法多说。
      想了想,朱大福道:“这样吧,罗先生,我帮你想想办法,如何?”
      为保这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能早些问世,他也不能袖手旁观。
      罗贯中到京师,纯属瞎猫碰死耗子。
      既有人帮忙,试试倒也行。
      “那行,如此便多谢了。”罗贯中道谢。
      晚上,朱大福一直看那《三国演义》到半夜。
      前世,他也只看过《三国演义》的电视剧,并未认真看过原著。
      现在,仔细再看的时候,发觉这书写的比电视剧精彩多了。
      一个情节,演出来已自带画面感了,只要演技别太差,基本能给人跌宕之感的。
      可若用名字描述,那可就难了。
      那是需要丰厚的笔力的。
      恰好,罗贯中就有这个能耐。
      就这书,拿个诺本尔文学奖都不成任何问题。
      ***
      宫中,朱允?苫乖谔舻埔苟粒?朗洗蜃殴?放阃?诓唷
      不知过了多久,朱允?善鹕怼
      吕氏从打盹中

第21章 刊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