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3章 大力推行超前政策[1/2页]

仙帝秦始皇,诈尸延续大秦国运 慕新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白良成立了科学院之后,又传旨天下,广收天下能工巧匠入科学院。
      接下来,白良亲自推行书同文。
      他决定推行正楷简体字。
      就是21世纪使用的文字。
      只有这种这么简单的文字才好推广。
      同时白良还要统一语言,确定官方语言为普通话。
      这为全世界都说普通话奠定了基础。
      白良找来了五十名博士,教导他们三千个常见简体汉字。
      命他们把三千个汉字对标翻译成七国文字,方便天下人学习。
      白良还用拼音把三千个汉字标注上,引导他们说正规的普通话。
      为了利于文化传播,白良又命科学院研究生产纸。
      只有生产出大量的纸,普通百姓才能看得起书。
      对于白良把统一文字改成简体汉字,始皇帝一开始是反对的。
      结果反对无效。
      现在白良不想顾及那么多,认为正确的就去做。
      朝会上,白良尽量让大臣们说普通,奏折尽量写简体字。
      上行下效。
      从大臣,从朝堂开始,为天下做出榜样。
      一开始,大臣们是抵触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反感改革,不喜欢接受新事物。
      迫于始皇帝强大的威慑力,众大臣不得不接受。
      这种被迫式的接受,不利于发展。
      白良果断采取鼓励性措施。
      不断赞赏简体汉字学得好的大臣。
      普通话说得标准的大臣也受到重点表扬。
      这么轻松地途径就可以得到皇帝的赏识,谁不想走。
      至此,大量的人们开始彻夜研究简体汉字和普通话。
      不出几天,这些智商超高的大臣们基本都掌握了简体汉字的写法和读法。
      当他们掌握了简体汉字以后,突然就发现,现在书写比以前方便多了。
      这时候他们才发现简体汉字真的简洁大方,美丽得体,非常易于书写,大大提高了书写效率。
      现在如果让他们用回原来的字体,他们都不愿意了。
      以前的字实在是难写又繁琐。
      特别是小篆,写好一个字,简体汉字可以写十个。
      而普通话也非常有用,这可以大大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不管是在朝堂上还是在府衙工作中,这些大臣都自觉说普通话。
      如果谁还说原来的话,就会遭到鄙夷。
      本来三公九卿都是一些老顽固,不喜欢接受新事物。
      但是,皇帝以鼓励性措施提倡,他们也乐于接受,甚至带头接受。
      这就大大提升了文字和语言统一的效率。
      现在地方官员书写的奏书都全部采用简体汉字。
      在地方府衙也开始流行说普通话。
      人们把说普通话当成一种时尚,一种潮流。
      一时间,那些官家公子小姐都说起了普通话。
      而街头街头巷尾,一些商贩竟也学得了几句普通话,用普通话进行吆喝,生意竟然好了许多。
      人们觉得,这商贩能说普通话,简直太高大上了!
      白良趁机在全国举办学校。
      直接就叫学校,不叫私塾。
      因为这些学校是国家举办,不是私人举办的私塾。
    

第43章 大力推行超前政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