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82章 格格不入[1/2页]

摄政王的农家小辣妻 小土豆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韩夫人有三个儿子,长子韩知章,现今十七岁,次子韩知礼,十五岁,还有一个小儿子韩知义,才十岁的年纪。
      韩尚书为人刻板,所以对儿子们要求一向严格。
      好在三个儿子都很出色,都入了涂凤国最有名的青书学院,等今年秋闱韩知章就要下场考试了。
      涂凤国实行科举考试制度,每年一次大比,先前连着几年动乱就连科考也暂停了,今年才又要开始。
      韩家的儿子等了那么久,怕早就想要在这次的科考中崭露头角了。
      这不,韩夫人的话一落,便有妇人牵了自家女儿走上前来:
      “要说,韩夫人的福气才是我们羡慕都羡慕不来的,我们这些养了女儿的,即便养的再好不也是送到别人家去?”
      韩家家世干净,韩大人靠着科考的路子一路爬到今天,全是凭的自己的实力。
      韩夫人出身京城名门朱家,朱家也算是京城里累世的大家族了,只可惜人丁凋零,家里只有一个儿子,还是庶出。
      朱父年过四十才得了这么一个女儿,宝贝疙瘩似的疼着,相看了那么多家都不满意。
      那年韩知章上京赶考,借住寺庙时于庙中后园里偶遇了朱家母女。
      无非就是俗套的才子佳人的桥段,偏偏这事还一拍即合,不光两人看对了眼,就连朱母也一眼相中了这个对着湖光山色作诗的少年。
      当年涂凤国正值盛世,南京城的男儿们大都染了些不好的习气,而这少年出口成章,为人又很是守理。
      看到朱家母女过来,忙拿袖子挡了眼睛,不敢唐突了佳人,谁知竟一脚跌进了泥潭。
      这一跌,便跌出了一段情缘。
      不用说,朱母看人的眼光是极准的,哪怕朱父朱母过世多年,朱家的财产尽数落入了韩夫人的庶兄手中,韩大人却一路高歌猛进,也从未负过韩夫人。
      这些年两人恩爱有加,接连生了三个出色的儿子,不必说,满京城的贵妇人都瞅准了韩家这门姻亲。
      奈何,韩家有规矩,男子先立业再成家,科考忘了才能考虑成亲的事。
      这不,韩家的儿子便比旁人都成亲要晚,却更抢手了。
      “原来是李夫人,这位就是绾绾吧,长的可真是可人。”
      韩夫人回头见说话的是李夫人,便赶忙打了招呼。
      偏偏人缺什么便喜欢什么,一看到李夫人她的目光便被她身边的女孩子吸引了。
      心里想着她要是有这么大的女儿该多好。
      然而,李夫人却是会错了意,见韩夫人注意到了自家女儿,喜得跟什么似的,忙往前推了推李绾绾:
      “绾绾,快见过伯母。”
      王小豆和李三娘对视一眼,忙找了个借口离开了。
      这不,有人看到李家同韩家搭上了话,也纷纷领着自家女儿走了上去。
      等韩夫人回过味儿来,想脱身也脱不开了,只能点头笑呵呵的应付着这些个女人们。
      石家,张巧兰几天前便做了几身衣服,挑来选去的总觉得自己不管穿上哪一套都不合适。
      她穿惯了粗布衣衫,一家人哪怕是来了京城日子也过的十分简朴。
      一家人守着不大的小院子,也有三进了。
      长辈们在后面的院子里种上些瓜果蔬菜,忙了一辈子了,闲不下来,就这也够一家人嚼用了。
      张父年纪大了,自个儿住也冷清,便同石家住在了一起。
      拿着原先攒下的积蓄,自个儿开了个香油坊,收了个小徒弟,做些个小本生意,光是王记的订货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好在他也不贪心,就守着那么个小铺子,全当有个事做。
      石长生每日忙着衙门里的事,白天很少回家,儿子更是真整日守在宫里,很少能见上一面。
      张巧兰也不爱跟别的官家夫人一样喝茶聊天,就守在家里绣绣花。
      她最怕的,便是今日这场面了。
  &nb

第582章 格格不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