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沈翡恩对钓鱼这门学艺根本就是一窍不通。
      如果硬要让她谈谈对钓鱼的感受,她也只能想到唐诗中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和歇后语中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别好奇一个在海外长大的孩子为什么知道中国这么多古诗词文化。
      那是因为沈家一直推崇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中华大文化。
      从小对孩子的教育就是中西相结合,沈家两个孩子更是从小学就开启了他们国学加西方经济学之路。
      如果哪天沈翡恩跟你说听不懂什么古诗词,那她一定赖皮,选择性不懂。
      别说唐诗三百首,就是《周易》、《诗经》、《道德经》里随便那一句话出来,她都能给你解释得通通透透的,外加给你造个例句。
      沈翡恩照着爷爷的方法收缩鱼竿到放饵料再到扔鱼线,刚开始好几次抬鱼竿要么鱼钩上吊着草,要么就是鱼吃了饵料就溜了。
      钓鱼这种事,实在很需要一点耐心和安静,来来回回沈翡恩放了好几次鱼饵,始终没有动静,于是就开始百无聊赖了。
      这时的风稍稍有点大,太阳也烈,水面被吹的波光粼粼,因为喜欢这水波而盯着一直看,沈翡恩突然感觉脚下的地都开始晃动了起来。
      爷爷见她面无表情的模样,便询问她钓鱼的情况,沈翡恩笑嘻嘻地抬头对着爷爷回答:“我在最后坚持了一会儿。”
      正当沈翡恩要放弃时看见水下有动静,于是往上一拉果真是一条草鱼。
    &nbs

第63章 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