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珍乃一族之长,他重伤去世,对贾府来说不可谓不是大事,
本来众人就商议不可轻忽了去,况且皇帝又下令了厚葬。
可又有贾元春这一桩事梗在心头,众人咽也不是,不咽也不是,料理丧事之余总觉得没甚么意思,气氛未免古怪了一些。
这两日里,钦天监阴阳司来择日停灵,又单请一百单八众禅僧在大厅上拜大悲忏,超度前亡后化诸魂,以免亡者之罪;
又另设一坛于尤氏院,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
贾珍死后,贾蓉将会是下一任族长。
族长之位是嫡长者居之还是能者居之,历朝历代根据文化和需求其实都有不同的争议,
但到了大辰朝这个时期,大体上已经较为严格的执行嫡长子继位制了。
贾蓉虽然至今并没有告祭宗祠继任族长,但众人心中都是知道的,因而一应事物都去问他的意见。
在他父亲贾珍的耳濡目染之下,贾蓉面上惯会曲意逢迎讨巧卖乖,背地里又贪玩淫赌、无恶不作,实在是这宁府中第一等混不吝人也!
贾琼前面苦心敲打贾家,众人都收敛了许多,此时贾蓉虽心中不以为意,但依贾母的意思,祭礼不敢办的太过逾矩。
可到底因为有着皇帝的命令做依仗,他本身又是个肆无忌惮的性子,比之他父亲更甚。
他父亲贾珍在原书中,就有胆子敢给他儿媳妇一个妇道人家,用亲王才能用得上好棺木,贾蓉就是再收敛,又能收敛到哪里去?
这场葬礼仍旧盛大,明面上好似并无大碍,暗中不合规矩的地方可多了去了。
贾琼尽了心,守孝后回到自己的小院。
可巧这日正是首七第四日,圣驾回京。
都中各大臣家中莫不早早收拾起来,天不亮就到城外去迎接。
独贾府,家事正乱,又有不喜之气,况且得了皇命,并不曾前去。
当晚府中仍旧哭声不绝、僧诵道念之时,大明宫中宫宴摆起,众人看款款歌舞,纵情宴饮。
稍微知道点消息的贾家人,心中莫不悲凉涌起。
并非是怨恨,却是有一种被摒弃于朝堂中心之外的苍凉。
然而各府各家的祭告之礼犹立在堂,却又显示出府中威名仍在,亲友关心之意。
莫明荒唐。
贾府处境之尴尬,有心人并不难察觉。
林黛玉心有玲珑七窍,自忖往日自己在姑苏家中,离皇城尚且天高地远,但一举一动莫不时时规谨,唯恐犯了忌讳;
可自到祖母家中,见门楣虽大,此中人行事却乱;
公侯之位高,却不暗自警醒;
平日里虽偶有忌讳,却并不过多重视,
又曾说起当今圣人往事,态度自若,嬉笑自然,言辞间虽有避及,神情上却全然不放在心上。
需知,登高必跌重,树大易招风。
此时见此场景,黛玉难免心有担忧。
可思来想去,阖府上下,竟连几个能真心说的上几句话的都没有。
长辈们总觉得自有主张,不亲的不必开口,亲近的就算自己隐晦提了,人家也未必放在心上;
小一辈之中,冷眼瞧去,竟无一个靠得住的,唯有一个贾琼,世事洞明,居安思危。
可他又能干什么呢?
小小年纪一个,又如何扶得住这威凛凛的大厦?
只是到底这些日子与他交往,已有了几分情谊在,又深知贾琼为人,因而还
第67章 旁观者清贾琼恩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