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济心情不好,不想说话,也不想听别人逼逼赖赖。
贾琼识趣,就一口一口的陪着他灌酒。
只是贾琼实在高估了自己的酒量。
以往在宴会上,都有人顾忌他年纪小,特地给他换了果酒,或者并不劝酒,他哪里这样放肆的喝过酒?
不过喝了一会儿,一股股眩晕感呕吐感就不自觉升起,贾琼支持不住,拨开赵元济递过来的新酒壶就跑了出去。
暗处看着这边的人松了一口气,就说嘛,太子殿下那个阴晴不定的性子,怎么会有人受得了?
赵元济显然也没把他往好处想,只以为他也在忤逆自己,脸色顿时更加阴沉了。
亏他刚刚察觉到了贾琼的善意,还打算慢慢接受他。
一阵微风起,吹起帘幕,赵元济目光一怔,他看见刚刚跑走的人正趴在不远处池边呕吐,抬头的时候,鼻尖通红,眼尾泛泪,看着可怜极了。
原来他不是背弃自己,只是怕难受失仪。
赵元济说不出自己心里是个什么滋味,一口饮尽最后一杯酒,莫名的觉得轻松了许多,
当下也不想在这吹冷风了,拿起一旁贾琼的披风起身,走到他身后,把披风扔在他身上,自己回寝殿去了。
贾琼站起身,整理好身上的披风,想起自己刚刚尝到的菜肴,和系统道具的播报声,面无表情地垂下头,掩盖住眼底的晦暗。
满宫的人,谁敢在太子的饭食里动手脚、还不被人发现揭发呢?
皇帝?皇后?
还是林贵妃?
但是自己和太子不熟。
自己没有证据就冒冒然说了,他未必会听,说不定还会怀疑自己的用心。
这件事,要找一个合适的契机再进行披露才行。
十一月多的时候,北方云州下了一场数十年难得一见的大雪。
除了云州,二皇子封地附近的青城地界内也是大雪封城。
雪花累累,压垮民居无数,又堵塞了与外联系的交通要道,城内人民缺衣少粮。
朝中大臣议论纷纷。
说云州如此大雪,定然会带来灾民无数。
当地又有大河经过,河堤常有决堤的记录。
如果不能及时安置灾民,那云州人民必定死伤惨重;
如果不能及时处理河道上方冰雪堆积,等到来年冰雪融化,必然引发春汛。
因此明远帝与众臣议定,派太子前去云州赈灾,派二皇子在青城赈灾。
明远帝终究还是抵不住林贵妃的枕头风,也不能完全放弃二皇子,还是想给他一个机会。
贾琼心里明白,但这不关自己的事情。
眼下最重要的是,太子赈灾的随行人员里没有自己!
开什么玩笑?
要是非要比,这满朝文武固然赈灾经验丰富,但是谁手里有比自己更先进的科学技术?
有比自己更丰富的野外求生常识?
有更高效卫生的灾民集中安置方法?
自己去,赈灾效果才能最大优化好吗?!
安排的人真是有眼不识真金。
于是贾琼连夜写了一份请命书,为了更好的说服明远帝答应,他还在其中详细阐述了自己对于雪灾后赈灾方法的看法与设想。
自然,这一封请命书看的明远帝拍案叫好。
如此实用与名目并美,马屁共真情齐飞的请命书可不多见,
明远帝看的那叫一个神情激昂,当即说要是朝廷中人人都能像他这样忧国忧民,忠君之事,何愁大辰没有盛世?
贾琼觉得,明远帝这个人能处,真能相处!
因为他不光口头表扬,他还给你实物奖励
第72章 请命赈灾宝鉴初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