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战未启,连续折了两支军队在虎踞山,哪怕大乾朝廷家大业大也有些肉疼了,区区一座虎踞山,竟然一次死了两位上三品。
  往常,一场数十万人的大战也不一定有这样的损失,谁能想到,区区一个试探就死了这么多人。
  按照成例,双方该谈判了,虎踞山已经有了上桌的资格,虽然他们崛起速度太快,但已经证明了实力。
  朝廷应该怀柔,给他们一个官职,招安后徐徐图之,如果虎踞山后继有人,以后世上多一个世家大族,如果后继无人,青黄不接的时候灭掉就好。
  大员们也是这么提议的,只是这次阻力似乎特别大,无论是上面的老皇帝,还是下面的官员,大家都不同意。
  朝中对虎踞山观感极差,认为他们配不上这种待遇,从上到下都在极力分析虎踞山这次的侥幸。
  绣衣卫不同意,他们在李默白手上吃了太多暗亏,必须找回场子,军中也不同意,大乾承平已久,偶有摩擦也多是因为草原蛮族,小恩小赐怎抵的上封候拜相。
  朝臣们也不同意,因为目前的虎踞山,只有征讨价值。
  从上到下都在反对,几个大员的老成持重又有什么用?
  勇毅侯的封赏还在,点到为止,呵呵,怎么可能?
  大家的理由很充分,两军交战死伤在所难免,能灭杀三品不一定真有二品,总要打过才知道,大乾以武立国,如此退让怎能让军中将士心服。
  吵了很久,最终双方各退一步,打一场再说,虎踞山撑得住就诏安,撑不住朝廷就多一个勇毅侯,同时,军方不能阻止其他人在虎踞山试剑,至于去试剑的是谁,当然是那些消息灵通人士。
  勋贵大族,谁家里没几个三品,拿一个三品赌一下封侯之赏,很合算!
  利益一致的时候,大乾上下效率还是很高的,军需三五天内便已办妥,原本因补给有些迟滞的军队一日数百里,三五日,第一支军队便出现在虎踞山附近。
  封锁要道,断绝补给,只用几个时辰,虎踞山再次变得密不透风。
  距离不同,其余军队到的稍晚一些,前后不过数日,虎踞山再次大军密布。
  ……
  王捕头很郁闷,本以为靠自己斩敌数百的战绩可以一举在寨子里收获无上威望,让妹妹和李默白好好见识下何为当世猛将,没想到大家对他的收获表现的很平淡。
  仔细打听才知道这两天发生了什么,别人打高端局的时候你去抽冷子打了个野,难怪大家无动于衷,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复杂心情油然而生。
  好在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鉴于他带回的重要情报,将功折罪,不用去守山口了。
  大当家能王者归来也不算是坏事,只是第二天去外面看了一眼,心情又复杂了,山寨和以前不一样了,不是原来那批人,他忠心耿耿的小弟都少了几个,这怎么能忍?
  刚找上门,不等他发作,李默白便将人拉出去了,附近最高的山头上。

第435章 战火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