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不是什么账册。
  而是一张布局方正的四合院户型图。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信息,连个数字标点符号都没有。
  蔡金花定睛一瞧,嘿,乐了,咧起嘴角露出豁牙子。
  “这不是咱们家嘛!”
  手指着房屋布局一一介绍,“东厢房是我跟你爷住,南厢房是老大的,北厢房是二房的,志刚几个孩子都住西厢。前年你志强大堂哥结婚,重新起了两间房。”
  “你们大房的屋子旁边有颗柿子树,每年结满果子,又大又甜,闹饥荒那阵子全家靠它才全须全尾活下来哩。”
  说着说着蔡金花突然沉默起来,慈祥温和的脸上充满缅怀。
  眼里隐约有泪光闪烁,她偏头用手背快速抹去。
  瞧这一幕,姜宁宁心脏一抽一抽的疼,颇不是滋味。
  老太太老爷子嘴硬心软,一直惦记大儿子。哪怕跟姜明怄气“断亲”了,这么多年都为他们一家空留着房子。
  父母与子女哪有深仇大恨。
  再解不开的结,随着姜明夫妇牺牲,白发人送黑发人,都变成无尽的后悔与心痛。
  “你爸出事前曾经回过老家,说不定就是那时候把账册藏在那了。”
  姜明早就料定自己会出事,不仅安排好妻女回老家避难,同时还在老家留下了证据。
  若是老厂长等人在他死后不依不饶,威胁到他们的生命安全,就账册可以成为母女俩的筹码。
  可惜。
  再怎么算无遗策,都没料到妻子李明霞跟着牺牲。更没料到老厂长等人的无耻,让小女儿彻底与老家人反目成仇。
  老太太深吸一口气坚强地收拾好情绪,化悲痛为力量,“宁宁,我明天就买车票回老家找。”
  别看蔡金花身子板硬朗,精神铄矍,到底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
  姜宁宁哪敢让老太太独自坐火车回去,沉吟一会儿,道:“等五一过后,我跟你去。”
  蔡金花皱起眉头刚要拒绝,就听到孙女说出无法让她拒绝的话来,“正好给我爸妈扫墓,今年清明还没来得及回去呢。”
  按理说姜明夫妻俩要葬在老家,可当初蔡金花带人闹过一场,两家便断了联系,最后县领导发话葬在烈士陵园里。
  账册有了线索后,蔡金花放下一桩心事,胃口大开,晚饭足足吃了两大碗。
  手脚利落地收拾完卫生,搂两个糯米小团子进怀里亲香,问:“后天去江城看表演,你们想要吃什么小糕点呀?”
  夏夏不挑嘴,吃什么都可以。
  “太苦恼了!”满满长叹一口气。
  两条淡淡的眉毛拧成毛毛虫,面颊鼓起来,用那双略泛圆的眼睛望着老太太,看的蔡金花一颗心都软了下来。
  “既然很难选,那就别选,曾奶奶全部给你做。”
  谁知道满满听后摇了摇小脑袋,叹气声更重了。
  蔡金花满腹疑惑,抬眼无声询问姜宁宁。
  姜宁宁唇角噙着笑没解释。
  酝酿好氛围,小团子开始表演:“我仔细想了想,好像没有简单又不费力的糕点,无论什么曾奶奶都得做上大半天。”
  “想到曾奶奶腰一直得弯着,这里就特别

第172章 账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