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了感觉再过几年。
眼前的紫阳桑就能完全蜕变成为二阶灵木红阳桑了。
只不过即便红阳桑枝长了桑葚果实,这些灵蚕也还是未曾对其生出什么兴趣。
于是在见着那日渐成熟,褪去绒毛后慢慢饱满的桑葚。
方明了想了想手中的灵酒,心中不由得生出了一丝酿酒的念头。
倒不是因为喜欢喝酒,仅仅是想着莫要浪费而已,毕竟相较于那些长出紫色桑叶的枝条。
这些可以生出红色桑叶的枝条上同样出现了许多个头不小,且个头更大色泽更醒目的红桑葚。
若是如她所预想的那般,这些红桑葚也算得上是玄阶灵果了。
虽然说就那么几个灵果肯定不能大批量酿酒,但同样是黄阶和玄阶灵果混合在一起。
虽然不能和苍珠酒那样大量酿制。
但要是和以前那样将这些桑葚一同扫落在地,白白当做肥料也难免有些可惜。
老实说。
幼年时期被古希腊神话洗礼过的她曾经对葡萄酒,蜜酒等酒类生出极为浓厚的兴趣。
毕竟那些所谓的天空降下蜜酒凝成的雨水,和充满了葡萄酒的喷泉情节属实让人记忆深刻。
虽然后来在她真正尝试过葡萄酒,白酒,啤酒的味道之后。
发觉几乎没有哪种酒类是好喝得能跟可乐果汁比的于是感到失望外。
她在某些时刻也仍是对酿酒生出了极大兴趣。
虽然有点可惜的是这种兴趣在深入了解之后又迅速破灭开来就是了。
她第一次真正查询资料,了解西方如何酿制葡萄酒的时间,理应乃是十多岁的时候了。
老实说,在还未进入工业时代的西方,酿制酒浆的手法简直粗糙得都没眼看。
虽然讲究酿制葡萄酒需要山林之中最新鲜的,刚刚采摘出来的葡萄直接酿制。
且绝对不能将葡萄清洗,然后酿酒师要找一双最臭的脚将这些葡萄尽数碾碎。
这才能装入木桶之中将其封存。
虽然书上说是因为葡萄若经过水洗,那葡萄酒便有很大可能酿制失败。
但是那一句必须寻找最臭的脚碾碎还是让她的滤镜支离破碎。
而她曾经最向往的总是用来赞美希腊神明的香甜蜜酒。
其实也仅是以蜂蜜与清水以一定比例放置入干净的容器之中。
待到数月之后,经由其自然发酵所形成的酸甜低度数酒精饮品。
这种酒比葡萄酒地位更高的原因,虽然确实是因为入口有甜味且没那么酸。
而且蜂蜜是绝对昂贵的产物,能饮用蜜酒则代表了绝对的财富与权力的象征。
但很大程度还是因为那时候的葡萄酒酸的可怕。
酿制出来后全都是需要兑水喝的,只因那样酿制出来的葡萄酒如果直接饮用。
那其酸涩程度简直不亚于将老年陈醋灌入喉咙。
老实说,这两种酿造手法虽然看起来有诸多让人诟病的地方。
不过实际上都是为了保留其发酵所需菌种所用的手段。
但不妨碍在杂菌的影响下,这种酿制手法的失败概率高得离谱。
未进入工业化时代的葡萄酒大多都得在当年饮用,因其简陋的酿制手法。
如果没有在这段时间内品尝到这葡萄酒的成功,便很有可能在过段时间之后腐败。
届时便是连喝都不能喝了,于是那时在西方地窖之中所埋藏的葡萄酒中是有极高淘汰率的。
有时候一窖葡萄酒之中半数以上腐败都有可能,开出能喝的葡萄酒概率直接参半。
方明了对于这两种酿酒方法抱有很大的质疑性,倒是不质疑会不会成功,而是质疑自己的水平。
随即方明了在一番思考之后,最终还是决定实施最老套,也最安全的酿制方法。
那便是寻得已经酿制好的粮食酒后,直接将需要酿制的材料浸泡入酒液之中。
这种盛行于她老家的制作药酒方法,用来酿制果酒倒也没有什么问题。
反正肯定比纯粹用果实酿酒成功率要高,最多所需成本高上一些而已。
但总比酿造失败要好上一些,至于酿制出来之后究竟有没有什么特殊功效。
那就再说吧,她也不是很期待,反正大概率也不是自己喝。
于是大抵在4月份,那些紫阳桑上的桑葚逐渐成熟时。
明显没有时间采摘的方明了选择在这桑树底下挂上了纱帐。
这样果实一旦成熟到一定程度便会自行落下来。
而她之后只要将这桑葚清洗过后,将其烘干到一定程度即可浸泡入买来的黄芽米酒中。
至于像葡萄酒那样未曾清洗直接入酒,想想还是算了。
虽然大概率不是自己喝,但是这桑树上头她还养了灵蚕呢。
那些灵蚕虽然不会让纱帐之中出现什么落叶残枝,但其中虫秽可是一点没少。
不要用说虫子构造简单,食物来源天然,于是也更干净的说法和她解释。
方明了至今都不理解是什么人非得想出这样一句话强行反驳然后安慰自己。
第377章 海棠花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