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在北宋时期,其手工业的繁荣昌盛可谓是举世瞩目,而这种发达程度尤其体现在每年一度的元宵节灯笼制作之上。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之时,街道两旁便会被各式各样绚丽多彩的灯笼装点得如同梦幻仙境一般。这些灯笼的主题丰富多样,令人目不暇接:有的以人物形象为主,栩栩如生地展现着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中的英雄豪杰;有的则以花鸟虫鱼为题材,细腻入微地描绘出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还有一些是以走兽为原型,活灵活现地呈现出各种猛兽的威猛姿态。
不仅如此,制作灯笼所用的材料更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常见的有柔软光滑的绢布、轻盈透明的纱质、闪耀着神秘光芒的云母片、晶莹剔透的水晶等等。然而,对于那些追求极致奢华的人们来说,普通的材料显然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于是,更为珍贵稀有的料丝、色彩斑斓的鱼鲩、璀璨夺目的彩珠、质地坚硬且光泽亮丽的明角、精雕细琢的镂画羊皮以及华丽无比的流苏宝带等纷纷登场,成为了制作顶级灯笼的首选材料。不过,这些美轮美奂的灯笼背后,往往伴随着令人瞠目结舌的高昂价格。
对于生活在北宋时期开封城的人们而言,正月十五这天,位于宣德楼门前举办的灯会更倾向于一种官方性质的盛大活动。然而,真正属于民间百姓尽情狂欢的日子,则要等到次日——正月十六。
第336章 北宋的元宵节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