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何雨柱早早地喊上了他徒弟马华,两人在前门早餐铺吃了豆花和猪肉大葱馅的蒸面包子,就去了供销社。
在马华的印象里,虽然师傅以前做事也挺爽快,但是花钱方面却很节俭,从来没见何雨柱花钱这么大方过,今天不但请他吃了早餐,还说要去供销社买东西,让他多少有些奇怪。
“师傅,你给我透个底,到底打算去买啥。”马华拽这何雨柱袖口问道。
何雨柱也没卖关子,直接说道:“先去搞辆自行车,其他的还没想好,到地方再说。”
“不是吧师傅,你是不是发财了,自行车可不便宜,而且还要凭票才能买,你哪儿搞到的票?”马华惊讶地问道。
何雨柱想想也是,自己系统里面的东西来路不明,说出来也不会有人信,于是敷衍道:“可不就是你上次你带我去过的黑市换的吗,还能哪儿来的。”
“黑市”这个词,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是及其敏感的,60年代初,苏联老大哥的专家全部撤出,国际上对红色政权正是风声鹤唳的时候,打击黑市往往和敌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曾经就有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人偷偷的卖粮票,一上午转悠了四五个地方才卖完,生意很不错,第二天又去了,然后就没有再回来,过几天来人说调查,说是和特务有接触,判了劳改五年,从此再也没有见过那个人。
在《情满四合院》原剧中,何雨柱就曾背着聋老太去胡同口菜市场的鸽子市倒腾过一次粮票,不过那只是小打小闹,真正要交易一些比如电视机、自行车这些大物件凭据的黑市,就更为隐蔽了。
马华想起来了,好像是在陕西巷胡同那边有一个,比家门口的鸽子市可大多了,可以交易各种凭票,也有一些食物可以交换,不过能在那里交易的,都是一些老面孔,新人必须老人介绍,不然根本进不去圈子,以前经人介绍,确实和师傅去过一次。
何雨柱这么一说,马华就没再多问,两个人很快到了供销社,可能是天气冷的原因,偌大的供销社冷冷清清,最多也就十来个顾客,六、七个营业员围坐在火炉边嗑着瓜子聊着天。
“同志,我要买一辆自行车。”
何雨柱对着柜台里面喊了一声,很快,走过来一个20岁上下的年轻女营业员,略微有点婴儿肥,不过整体还算匀称,样貌也还过得去,只能说不难看出,要是和秦寡妇比起来,就差得远了。
她似乎有些惊讶的看着何雨柱和马华两个人,问道:“你说你要买啥?”
何雨柱只得再重复了一遍,说道:“自行车,我要买一辆自行车。”
年轻女营业员这次听清楚了,她上下打量了一下何雨柱,见对方穿得朴素,眉眼里一副憨憨的表情,不太像出身很高贵的样子,于是操着有些不耐烦的语气说道:“最好的是永久大链套,钨钢二八杠,160,有票吗,没票可不行。”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家,工业基础比较薄弱,每年的工业产值非常少,对应的商品供应也比较匮乏,供销社控制着民生商品的供应大权,绝大多数商品不论是购买还是销售,都离不开供销社。
因此在所有人眼里,供销社营业员都是一个肥缺,当时粮站、供销社里面的一些营业员都是非常吃香,很多人挤破头都要进到里面去,进到里面之后
第25章 你是不是属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