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华夏一直以来对黄土高原的改造,还有现在梨树与好果汁树的种植。”
“现在原本松软的土壤已经被固化了下来,黄河也有逐渐转清的倾向。”
柳青的话好像与灵气复苏没什么关系。
“这时候就得再提起一个传说。”
“洪荒小说大家应该都看过,那时候天地初开,大佬遍地。”
“如果我们用唯物主义的眼光来看,可以得出一个很有趣的结论。”
“那就是灵气的总量。”
“物质是守恒的,但是灵气更像一种再生极为缓慢的资源,虽然它总量很大,但是随着使用,当供给对等不上需求之后,这就是末法时代的本因。”
柳青侃侃而谈。
“而洪荒时代的终结,则就是封神时代的出现,也就是西周的开端。”
“等到后来,猴子带着师傅师弟去取经的时候,华夏在那时已经没了什么灵气的存在。”
“为什么?”
柳青抛出了一个问题。
“因为灵气被消耗了?”
李易试探着回答。
“没错。”
柳青点点头。
“灵气只是我们的叫法,与异能一样,其实本质上在华夏的价值观内,它可以被统称为气,或者说?拧!
生僻字被柳青所写下。
“气作为最本源的能量之一,为什么会被消耗?”
“我们可以从西周对比到大唐,在这段时间里华夏一直处于一个下坡路的情况,周朝千年,百家争鸣诸侯争霸,直到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后来楚汉相争,刘秀与穿越者斗法,直到大唐盛世。”
“我不是说后面的不好,而是对比起之前的强势,总感觉后来的华夏人都少了些心气。”
“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柳青笑了笑。
脸上写满了唯物主义的光辉。
“因为小冰河时代的到来。”
从洪荒扯到气候,台下许多人都觉得好像有点不靠谱。
却听柳青继续解释道。
“小冰河时代才是从唐末到明朝时各种灾难或是人祸的根本原因。”
“而影响最大的,除了北方原本就贫瘠的游牧民族外,还有我们现在能看到的,黄土高原。”
“要知道,在唐朝之前,黄土高原可不叫这个名字,它上面有着茂密的森林与草地。”
“华夏为什么之前北方更强,因为北方的生存环境更好。”
“我们在思考任何问题的时候,都不能忽略掉这些客观原因。”
“而随着小冰河时代的到来,原本温暖湿润的黄土高原变得贫瘠,粮食的产量也渐渐缩小。”
“说到了这里,你们可以猜一猜,这些和灵气复苏有什么关系?”
这一次,举起手来的是坐在苏西旁边的乔治。
“柳青先生的意思是,因为黄土高原的改变?”
大师兄毕竟是大师兄,深得柳青脑回路真传。
“我们继续分析客观原因。华夏多数位于季风气候区,冬天的风一般都从西北方向吹来,而夏天则是温暖湿润的东南风。”
“这是第一个循环。”
“而第二个循环,则是地势,华夏的地势西高东低,所以大江东去终入海,随后因为蒸腾作用与刚才提过季风的关系
第120章 灵气复苏的主要原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