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36章 供给与需求曲线[1/2页]

职场小聪明 翟晓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供给与需求曲线是经济学的基础工具,用于描述市场中商品的供给、需求及其价格和数量的关系。以下是对供给与需求曲线的详细解释:
  1.
  需求曲线(Demand
  Curve)
  1.1.
  定义
  需求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
  ?斜率:需求曲线通常向右下方倾斜,表示价格与需求量呈反比关系(即价格越低,需求越大)。
  1.2.
  影响因素
  ?价格:商品价格越低,消费者购买量越大(价格效应)。
  ?消费者收入:收入增加可能导致需求增加(对正常商品)或减少(对劣等商品)。
  ?替代品与互补品:
  ?替代品价格上升,商品需求增加(如咖啡与茶)。
  ?互补品价格上升,商品需求减少(如打印机与墨盒)。
  ?偏好和流行趋势:偏好变化会改变需求(如环保意识提高对新能源车需求的推动)。
  ?预期:消费者预期价格会上涨可能提前增加购买量。
  2.
  供给曲线(Supply
  Curve)
  2.1.
  定义
  供给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提供的商品数量。
  ?斜率:供给曲线通常向右上方倾斜,表示价格与供给量呈正比关系(即价格越高,生产者愿意供给的数量越多)。
  2.2.
  影响因素
  ?价格:价格越高,企业生产利润越大,从而增加供给。
  ?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增加(如原材料涨价)会减少供给量。
  ?技术进步:技术创新能降低成本,提高供给能力。
  ?政府政策:
  ?税收增加会减少供给(如碳税)。
  ?补贴会增加供给(如农业补贴)。
  ?市场预期:企业预期价格下跌可能提前增加供给。
  ?自然条件:如农业生产受天气影响。
  3.
  市场均衡
  3.1.
  均衡点
  ?定义: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为市场均衡点,表示市场中价格与数量达到平衡状态。
  ?均衡价格:在该价格下,供给量等于需求量。
  ?均衡数量:在该数量下,市场没有过

第436章 供给与需求曲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