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32章 不断否定别人的心理[2/2页]

职场小聪明 翟晓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起来更高。
  2.
  被动攻击型人格(PassiveAggressive)
  ?
  表面温和,实则暗中伤人;
  ?
  不直接冲突,但通过讽刺、质疑、拖延、忽略等方式“软打击”;
  ?
  比如:“哇你居然也能做到,厉害啊……”(语气满满的内涵)。
  这类人通常表达愤怒的方式是“间接性”,他们害怕正面冲突,但内心积怨很深。
  ?
  四、“情绪操纵者”常用的典型技巧
  这些人往往非常擅长隐藏打击的方式,有些方法你可能听着“像是在好心”,但其实都是操控:
  技巧名称
  表面说法
  实质含义
  假共情
  “我懂你,但你真的应该……”
  听似理解,其实否定你
  语言操控
  “我不是批评,只是实话实说”
  利用语言掩饰攻击
  贬低式比较
  “你这不错啊,不过XX比你还厉害”
  让你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好
  轻描淡写
  “这有啥好激动的?”、“别那么情绪化”
  否认你情绪的正当性
  打断式回应
  “我跟你说啊,你应该……”
  剥夺你表达自我的空间
  ?
  五、他们为什么非要这么做?
  说到底,这是内在匮乏、关系焦虑和自我认同脆弱的表现。
  他们不能容忍别人光芒万丈,因为自己内在“暗淡无光”。他们否定你的情绪和努力,是因为自己早年也被否定过,从未真正学会怎样肯定别人、连自己都不敢肯定。
  有一句话非常贴切:
  “他们贬低你,不是因为你不够好,而是因为你已经够好了,让他们感到不安。”
  ?
  六、我们该怎么应对?
  1.
  看穿不跟随:知道这是对方的模式,而不是你真的不行。
  “谢谢你的意见,我会自己考虑。”(礼貌地中止)
  2.
  设置界限:
  “我不喜欢这种方式被说话,如果你继续,我可能不会继续这个话题。”
  3.
  不要去“教育”他们:
  他们其实并不想改变,只想控制。你若试图用理性说服,很可能陷入他们设下的“争论陷阱”。
  4.
  在关系上做减法:
  如果这是朋友或同事,远离是一种自我保护;如果是亲密关系,建议深度反思这段关系是否健康。
  ?
  七、最后总结
  不断否定他人、使用技巧打击别人的行为背后,本质上是控制、匮乏、恐惧、脆弱。他们不是因为你不好才打压你,而是因为他们无法承认你“好”。
  这不是你的错,也不需要你去承担。
  你要做的,是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被对方的技巧牵着走,在人际上勇敢地画出界限,保护自己的尊严和情绪完整性。

第732章 不断否定别人的心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