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守府,陈平的办公地点就在这里。
此时站在陈平面前的,就是几个去散布消息的中间人,小年轻就是其中之一。
陈平今天把他们叫过来,就是想要知道老百姓对传闻是什么看法?
听完小年轻等人的汇报后,陈平总体来说是满意的。
从老百姓的反馈来看,大家对于赋税降低到十税一是不怎么看好的,也可以说是不怎么相信的。
赋税能够降低一半,他们就要感激涕零了。
十税一?
他们想都不敢想。
不过老百姓对其他的政策反馈倒是不错。
比如说废除连坐制度,这个大家倒是很看好。
毕竟要是哪个邻居犯事了,还要把他们也抓去处罚,这就很无语了。
明明他们没有犯事,还要处罚他们,这招谁惹谁了。
关于徭役方面的反馈,老百姓普遍反应不要乱征发就行。
尤其是不要在春耕秋收的时期征发徭役。
“好了,我知道了,下去领赏吧!再有,这件事你知我知就行了,不要传出去。”
陈平知道想要的结果后,就把小年轻这些人都打发走了。
了解清楚老百姓的反馈后,陈平陷入了沉思。
有一点他没有搞明白。
就是为什么王浩要在政策公布之前,先探探老百姓的口风。
难道是有什么用意?
“难道是想要根据老百姓的反馈情况,再决定调整政策?”
陈平越想越觉得可能。
就好比这次的赋税调整,原本王浩是打算降低到十税一的。
可现在老百姓的反馈,是降低到原先的一半就很心满意足了。
既然这样,那王浩会不会把赋税调整到十税三,十税四。
毕竟作为当权者,付出很少的代价就收拢老百姓的人心,当权者还是很愿意做的。
王浩的家业大,能省一点就省一点。
陈平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大,王浩可能就是这个用意。
想到这,陈平觉得还是先去问问王浩情况,看看王浩是不是有那个意思。
……
粮官校尉王同甫自从上任后,王浩就交给他一个任务。
那就是去暗查丹阳境内的土地情况。
王浩想要在实施土地改革之前,先让王同甫去摸个底,好心中有个数。
王浩想要治理好打下的疆域,那土地问题就绕不开。
纵观华夏几千年,几乎每个皇朝的灭亡,都是土地问题引起的。
一般来说,在皇朝的末年,土地兼并问题很严重。
老百姓手中的土地被贵族豪强巧取豪夺,导致老百姓手中没有土地。
土地没有了,老百姓的生活来源也就没有了。
到了这种地步,老百姓想要活下去,除了造反别无他法。
经过半个月的走访调查,王同甫终于回来了。
“公子,根据查访,丹阳境内超过八成的土地都在贵族地主手中,老百姓的土地只有不到两成。”
“
第75章 土地难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