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周县投降后,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投降自有一套流程,洪平安知道该怎么做,不需要王浩操心。
      就在王浩看着洪平安井井有条处理投降事宜时,外出去查探消息的斥候回来了,给王浩带回来了一个重要的消息。
      就是在离丹阳三十公里的地方发现了秦军主力,人数在十万左右。
      这个消息对王浩来说至关重要。
      从王浩离开丹阳的那一刻,王浩就把手中的斥候全部派出去了,分散在方圆一百里范围内。
      这样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王浩都能第一时间收到消息,及时做出反应,不至于陷入被动的地步。
      可以说,对于斥候的重视,王浩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因为王浩有远超这个时代的眼光,知道情报消息对于一场战争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些斥候就是大军的眼睛,可以把看到的一切消息都反馈回来,让大军结合情报消息做出应对。
      王浩除了让斥候随时注意大军四周的情况,就是重点去探查章邯大军的消息。
      现在。
      情报显示,离丹阳三十公里的地方出现了十万秦军主力。
      王浩不用想也知道,这一定是章邯分兵了。
      因为现在大秦除了章邯的五十万大军,就没有其他可以调动的士兵了。
      “是什么人带领这十万大军?”
      “回公子,大军将旗上写着司马二字。”
      虽然这个时代认字的人很少,但从斥候队中找出一两个还是很容易的。
      “司马?”
      这个姓王浩倒是听说过,毕竟在历史上也有几个姓司马的。
      比如汉朝大名鼎鼎的史官司马迁。
      王浩怀疑这个司马和司马迁应该是一个家族出来的。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的,既然现在章邯分兵来对付他了,王浩肯定不能坐以待毙,总归是要做出应对的。
      “嗯嗯,知道了,让斥候继续查探司马大军的消息,洪平安,你派一千将士去骚扰敌人,让敌人进退不得,寝食难安。”
      这一策略是王浩之前在丹阳就已经讨论好的,在野外作战,主要以游击战为主。
      洪平安得令后,就去安排人手了。
      派去骚扰司马大军的将士并不好找,并不是每一个将士都可以胜任。
      因为前去骚扰敌人的将士主要是在夜晚行动,这就需要将士可以在夜间看清楚四周的情况。
      可在这个时代,绝大部分的老百姓在晚上是看不清的。
      这一现象用后世的解释来说,就是因为古人营养跟不上,导致的夜盲症。
      在夜晚搞偷袭,有夜盲症怎么能行?
      由于王浩此次的作战性质,就把大本营的大部分没有夜盲症的将士带来了。
      想想王浩手中有二十万大军,可以在夜晚作战的将士不超过二千人。
      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出,老百姓的生活有多么贫苦了。
      一千将士在千夫长杨勇的带领下,骑上战马就出发了。
      当然了,随行的还有斥候。
      由斥候负责把司马大军的消息传递给杨勇,然后杨勇根据这些情报,再选择时机行动。
 

第84章 敌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