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县衙此时已然变成了燕军帅营。
朱棣居中而坐,道衍、张玉等一众文武分居左右。
朱棣哈哈大笑:“禅师与张帅妙计,将耿炳文老儿的先头部队一举全歼。”
“非但斩杀潘忠、杨松更是受降南军士卒三万之中众不仅重挫耿炳文老儿锐气。”
“更是为我燕北补充了大量士卒,当真有助我燕北声威!”
“徐凯败逃,杨松死于乱军之中此时这河间县与?州也都已经划入我燕北境内!”
原来朱棣携攻破雄县之余威,又趁徐凯与杨松战败,急令大军分别占领了河间县与?州城。
朱棣道:“不知诸位兄弟对于下一步战事有何谋划?”
道衍和尚身后的长史官金忠上前两步,躬身施礼:
“王爷想我燕军虽然旗开得胜,但是毕竟只有十数万人,我军若是想以这十数万人与耿炳文的五十万军相抗似乎绝非易事。”
“依金忠之见我等不若暂且后退,渡过运河坚守燕北腹地。”
朱棣闻听此言手捻胡须,微微点头。
丘福进言,“我军虽然刚刚俘虏了数万南军,但是这些人都是畏死之徒,我军若是将他们派上战场只怕这些人难免会再次临阵倒戈。”
“以末将看来这些人我们决不能轻信,不若尽快将这些人解付个个州县,守城微妙。”
“如此一来我军人马便又只剩下了三卫三营十一二万人而已!”
“以这些兵力对抗,耿炳文的五十万大军,实非易事,因而末将主张依从金长史之言,我们不若暂避耿炳文锋芒。”
“我等不若撤兵返回燕京,在燕京城下以逸待劳方为上策。”
朱棣微微点头,似乎正在犹豫。
然而朱高煦心中却想:朱棣为人狂妄,好大喜功,终其一生,穷兵黩武,最喜战事。
此时这位金忠长史与丘福指挥使,出言劝阻自己的父王回兵燕北自是难以讨得父王欢心。
于是出身上前,躬身施礼:“金长史、丘叔叔,所言虽然在理,但是小侄却不这样认为。”
“想我燕北大军虽有十万之众然终究乃是一偶偏师。”
“此时耿炳文携五十大军前来,我军若是被动挨打,坚守不出,非但有损父王盛名,而且有损我燕军士气,只怕得不偿失。”
朱棣闻听此言眼中放光:“那以我煦儿之意又当如何?”
朱高煦眼见朱棣神情大喜,便知自己猜中了朱棣的心思于是接着说道:
“以孩儿之见,我军不若趁着首战告捷,士气正旺之时,与耿炳文那老儿决一死战!”
朱高煦此言一出当场之上立时乱作一团。
燕北文武无不惊愕,王真道:“以我燕军这十万左右的兵力对抗耿炳文的五十万大军已然不易,此时却又主动出击岂不是以卵击石?”
将佐之中有人言道:“我等随王爷骑兵皆不是那贪生怕死之人,然而兵书有云十而击之,五而围之,那耿炳文的兵力是我军五倍以上!”
“他不来围困我军于这河间县城弹丸之地已是失策,我军又何以冒进?”
这县衙之内立时传来了一众燕北将官的附和之声。
朱棣藐目微微一笑,“诸位兄弟所言,皆有道理,只是不知禅师意下如何?”
道衍和尚却是微微一笑,双掌合十口中诵佛:
“阿弥陀佛,老衲看来,小王爷所言极是,王爷千岁正当趁我军士气高涨之时,与耿炳文一决雌雄!”
道衍和尚虽然乃是燕北第一谋臣,运筹
第24章:燕王决议:以寡敌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