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0章:儒释道燕北三玄[1/2页]

大明铁骑:我为永乐打天下 二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燕北小王爷,高阳郡王朱高煦眼见大宁诸将尽数臣服心中自是欢喜。
      真没想到这朵颜三卫指挥使与大宁中护卫房宽、王聪、薛仝。
      以及大宁右护卫指挥同知:徐忠
      这些人竟然被自己带着谭渊、张武喝了一顿酒就全部拿下了。
      当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不过话说回来今天自己能够如此轻松的就完成了老爷子交给自己的任务。
      除了自己与谭叔叔的修为精深,在朵颜三卫以及大宁诸将面前大展身手之外。
      其实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那就是自己的恩师当真是名声在外。
      只将恩师的这一段小故事说出来竟然就使得在场之上这一众人等深信不疑。
      如此看来父王成就大事当真不单单是天命所归。
      同时也是得到了恩师的大力相助与推波助澜!
      原来这位高阳郡王朱高煦的恩师袁珙乃是当世真修。
      师承“洛伽玄门”掌门“别古崖”禅师。
      早在“蒙元”年间便已道法大成,名动江湖。
      道法通天,通晓阴阳,玄黄之术登峰造极,其中尤善相术。
      曾先后为前元南台大夫普化帖木儿、大明前兵部尚书程徐、前礼部尚书陶凯等人看相卜卦事无巨细一应言中。
      从而一举成名,天下皆知。
      洪武大帝初年袁珙云游四方之时在嵩山少林别院遇见了一位僧人。
      袁珙见其生得一双倒三角形的眼睛。
      说话走路形似病虎一般,就已经看出此人日后定成大事。
      攀谈之下又见这僧人竟然儒释道三教皆通,且所学精深。
      当真可谓人学贯古今,纵横阴阳。
      因此二人只觉知音难觅,聊得十分投缘。
      深交之下,袁珙才知道原来眼前这个和尚乃是鼎鼎大名的白鹤观主:席应真的弟子:道衍和尚,俗名:姚广孝!
      二人相处好一段时间之后终将分别。
      袁珙便为自己的这位好友道衍禅师送了一卦。
      明确的告诉这道衍禅师姚广孝日后定然能够成就一世功名,封公拜爵,流芳千古,成就不世之功!
      只是这一路之上不知要造成多少的生灵涂炭,无辜白骨。
      为了能够使其消障解虐,令其今后便只能穿一身黑色僧袍与袈裟,以示重孝之身,为将来自己所造杀戮悔过。
      并且言明姚广孝若要有所作为须往南京求职。
      那道衍禅师姚广孝彼时正是壮志难酬,得见袁珙赠卦自是信服无比。
      则能不依从这位真修大能之所言?
      从此便穿上一身黑色的僧袍,成为了一名黑袍僧人。
      并在与袁珙分别之后便一路赶往应天府金陵城。
      果不其然此后在旁人的引荐下于洪武十五年被明太祖派遣给了燕王朱棣做幕僚。
      并且跟随朱棣一并来到了封地燕北。
      自此之后便开始了这位黑袍僧人的政治生涯。
      并在此后的一场场对于蒙元残部的战斗中渐渐的展露才华成为了燕北第一谋臣。
      然而这位现如今的燕北“国师”、“第一谋臣”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成就,他所要感谢的第一个人应该就是这位故交好友“珞珈神相”袁珙。
      而这位“珞珈神相”不但为燕王引荐了这位燕北第一谋臣。
      同样燕北第二谋臣也是这位袁珙仙长为朱棣送来的。
      这一日袁珙正在天下云游之时忽然一阵疾风骤起。
      袁珙急匆匆来到一间小庙外避雨。
      然而却在庙门外听到一阵女人的哭声。
      “儿呀,难道你我母子二人便要死在这里不成?”
      “珞珈神相”深为感触。
      只道这老妇人的声音虽然无力却是清澈。
      虽然气弱但却不失刚毅,显然乃是富贵之人,怎会沦落至此?
      因而推门进入了破庙之中。
      却见一名年逾花甲的老妪与一位三十多岁,身材瘦弱的汉子正蜷缩在破庙之中避雨。
      袁珙但见这二人虽然羸弱,却都是那富贵之人,自然不会于此丧命,继而上前攀谈。
      原来这母子二人原本乃是宁波小吏出身。
      只因家道中落无以为继这才出来找寻这老妪的两个儿子,那中年汉子的两位兄长。
    &

第110章:儒释道燕北三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