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30章 注入新活力[1/2页]

抗战:我有个军火库 唐风汉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但是面对苗苗的关心,杨锋却只能装出一副无所谓的表情。
  “几天不睡而已,等我回去国内,一定好好的补上。”
  “睡觉这种东西,可以后补的吗?”
  “当然可以,我要是睡着了就跟死猪一样。”
  “……”
  “没事了吧,没事我就先去海边……”
  “昨晚上川地又过来一批人,其中有个叫吴万钧的一定要见您。”
  “什么?吴万钧来了,快带我去……”
  万国粮行的分行,其实在万岛的业务拓展的很不错,或者应该说是非常非常不错。
  首先万国粮行的人员还是川地过来的骨干,但是对外营运的名称却变了,并且是从一个公司变成两个。
  现在他们六成的人手是万岛国立银行,负责管理控制区内所有的金融业务,什么发币、借贷、债券等等等等。
  其余四成人马则是变成了第一粮油公司的骨干,主要从事万岛农产品的采购、分销、出口等等业务。
  其次有公署和樊华等人的全力支持,国立银行和粮油公司的业务发展都堪称神速。
  许多从川地过来的生意人,还有万岛本身的华人华侨,他们得到资金支持后,事业都在快速的拓展,而这就令两个公司的利润是节节攀升。
  但目前还处于投入阶段,一旦等万岛的经济规模上来了,再加上时间的积累,这两家公司肯定会变成公署最重要的钱袋子。
  最后则是川地过来的粮行人员,总数已经突破了2000大关,其中还有不少经验丰富的教师。
  在万岛30家高校里面,唯一的财政专科学校,基本上就都是粮行的人员在任教,可惜培养需要时间,目前国立银行和第一粮油还是缺人缺的无可奈何,更不要说一些小型机构、民间机构了,希望城很多小公司想要找个会计都难。
  不过吴万钧来了,这还是让杨锋非常的高兴。
  这位可是有大才的,他肯漂洋过海,自然是表示将粮行的重心从川地挪到了万岛,这无疑是对其他的观望者一个最最强烈的刺激……
  片刻功夫,杨锋就在公署见到了吴万钧,只是他这脸色也太难看了,见到杨锋也只是有气无力的抬了抬手。
  “老吴你这是怎么了?”
  “别、别提了,我坐飞机吐了一路,险些这条老命就交代了。”
  “嗨!快拿杯热茶来。”
  “东家不要麻烦了,让我自己缓缓吧!”
  “老吴,记住了,在这里叫我三号……”
  杨锋坐到了吴万钧身边,伸手到口袋中摸了摸,接着就摸出了一片口香糖,放到了吴万钧的手上。
  吃东西对晕车晕船没用,但是嘴巴一动,总能或多或少的分散些注意力,忽视也算是一种治疗吧!
  接下来杨锋就先问了问家里的情况,结果吴万钧就告诉他,川地一切正常,长公子暂时还没有过去捣乱,崔公、王珆和玉莹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锦城三巨头。
  不过和一般的三巨头、三足鼎立不同,这三位却是齐心协力、劲往一块使,如此一来锦城的各项事务自然是水到渠成、无往不利。
  现阶段除了川渝铁路、农田水利等等几个超大项目,川地的建设已经基本上告一段落了。
  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川地民众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跟十年前相比,农业、工业、商业都创造出了双倍甚至是三倍的财富,关键川地的税收却还在下降。
  别忘了,杨锋跟山城国府要来的免税政策,可还在有效期内,这自然是给予川地民众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改变。
  粮食可以管够了。
  肉蛋可以常吃了。
  秩序更加清明了。
  生活也自然安逸了。
  在这种情况下,周围几个省份的民众,自然是源源不断的往川地流动,希望在战乱中找到一块净土,但是在钢城、三王山等地,新的一轮流动又开始把优秀的人才一家一家的都送到了万岛这边来。
  在交谈的过程中,吴万钧的脸色迅速缓和起来,那杨锋也就开始步入正题了。
  “这次带来多少人?”
  “差不多300”
  “那现在是?”
  “公署的接待人员告诉我们,今天安排住处和生活用品,明天上午开始介绍万岛的具体情况,下午熟悉工作岗位,后天应该就能够做事了。”
  “好!”
  这个效率杨锋也实在没什么好挑剔的。
  相信这300人走上岗位,肯定可以大大缓解金融这一块人手的紧缺。
  “东家,我还没来得及去街上转一转,可这里真的值得你全心投入吗?”
  “值得,当然值得,万岛发展的好,可以反哺母国,就算是发展的一般,那也为很多人提供了第二个选择,总比流落蛮荒要要的多。”
  “恕我直言,这里就不是蛮荒了?”
  “呵呵呵,从宋代开始就有华人华裔侨居南洋了,这里也没有那么蛮荒吧?”
  “……”
  “况且这块土地什么样,还要看咱们怎么建设它,有你们相

第1530章 注入新活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