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耻辱,各国代表强烈建议要求清政府拆除大沽炮台,最后被李鸿章严词拒绝。
  大沽炮台已经被百姓称之为神武大将军炮台,是天上的神仙派下来助力清军的。
  这特么要是被拆了,国人还不翻了天!
  两方在这一事务上谈了整整一天时间,最终联军妥协,提出了大沽炮台今后只能作为百姓瞻仰之地,不可在炮台内存放弹药。
  将《廊坊条约》内容奏请朝廷后,得到了西太后的授权,奕匡和李鸿章用毛笔在条约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各列强国在得到帝国的授权后,签下了自己的大名,条约正式生效!
  只有沙俄和樱花国因不满列强国的压迫,拒绝在条约上签字。
  李鸿章签订完条约出来后发出一声感叹。
  “这是我有生以来签订的最轻松的一次条约!”
  ……
  12月20日。
  清政府开始履行条约内容。
  和硕醇亲王载沣乘坐联军军舰出使欧洲向各列强国道歉,这也是清廷第一次遣亲王出使外国。
  清政府派清军大肆抓捕排外分子。
  其中以中央官员为主的12名“祸首”,载澜、载漪等9人被清廷处斩立决、斩监候至革职不等,刚毅等3人已死,亦被事后革职。
  在地方官员乃至拳民共计142人的惩处名单中,大部分亦被追究,包括3人被处斩立决、11人被除斩监候、8人流放、33人革职永不叙用。
  义和拳运动被定位为造反组织,强制全部解散,如有不从者,一律诛杀。
  使馆区,将东交民巷中的兵部、工部、鸿胪寺等诸衙门纷纷迁出,民宅也作价拆毁。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12月25日。
  清政府在全国张贴告示!
  滋事地方停止文武考试各五年一折,暂停科举的范围,涉及九个省、数十个府县。
  同时朝廷决定再次增加一成税收,用以支付赔偿款。
  这两个消息如同一颗深水炸弹,引起华夏士农工商一片哗然。
  12月28日。
  列强国从胶东撤军。
  沙俄和樱花国联军被迫从奉天撤军。
  12月31日。
  《廊坊条约》被“有心人”散布出来,特别是知道原本占有优势的清军反而乞求议和,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量游行示威的学生,知识分子,农民。
  特别是沪上百姓,他们最先接触西方文化,对自由民主理念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他们举着“我要吃饭,我要学习,我要科举”的标语,在总衙门前汇聚,以表达对清政府签订《廊坊条约》的不满。
  1901年1月1日。
  这是从19世纪迈入20世纪的新纪元。
  清军在西太后的授权下,大肆抓捕游行示威百姓。
  衙役背着步枪,手拿警棍对游行人员进行殴打,企图通过武力驱逐这些百姓,这导致大量游行人员受伤。
  在游行示威人员中也不乏有一些血性青年,他们集体冲上去与衙役对抗,同时也打伤了不少衙役。
  嘭~
  一声枪响将这场游行示威的事态升级。
  衙役拿着步枪对这些百姓进行了血腥镇压……

第43章 大乱将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