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八章 我耿直寡言的小姑父库狄干(一)[1/2页]

奈何穿在帝王家 六镇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姑父尉景的事情基本就是这样——一个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的俗人。而我们的小姑父库狄干,也是一个特点鲜明的人物,可他一点儿也不俗。
      说他不俗,倒不是说他如何风雅,因为他其实是个文盲,想附庸风雅也难。
      小姑父的不俗之处在他的性格,纯粹而又质朴:他是个典型的草原人,出身鲜卑库狄部落,家就在怀朔附近,算是我们的老乡。
      库狄氏这个部落据称早年间是段氏鲜卑的附属部落,但也有说他们其实是匈奴族或者敕勒族的后裔,原因就是他们长期和铁弗匈奴的赫连氏搅在一起,就是出了大名鼎鼎的赫连勃勃的那个赫连氏,那个匈奴族最后的荣光,曾经和大魏角逐过北方天下的胡夏国。
      其实在历史上强盛一时的匈奴族衰弱之后,不少匈奴人就融合进了新兴的鲜卑族,但我一直感觉正根儿的鲜卑人可能很歧视这些鲜卑化的匈奴人,几乎到了溢于言表的程度。
      这或许是因为鲜卑人的先祖——东胡人——曾经和匈奴人是世仇,而且被匈奴的冒顿单于用诈术打败,这才被逐步驱赶到了东面的鲜卑山(大概就在现在的大兴安岭)和乌桓山,并且分别以山名来命名民族名,就成了乌桓族和鲜卑族,再加上后来的胡夏国又和大魏争斗了多年,所以鲜卑人实际上是很恨匈奴人的。
      风水轮流转,后来匈奴不行了,鲜卑便抓住机会占据了原来匈奴族的地盘,也同时接收了不少匈奴族的人口。所谓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那些融入到鲜卑族里的匈奴人,可能就更倾向于把自己说成是正统的鲜卑族出身,而尽量回避自己的匈奴血统,就像库狄部落所做的这样。
      再说这个库狄氏托名的段氏鲜卑:虽然从根儿上说鲜卑族都是从鲜卑山出来的,但随着大家四散迁移,后来也就分成了四大分支,按影响力排名,分别是是拓跋氏、慕容氏、宇文氏和段氏。
      这个段氏鲜卑虽然影响力小一些,但也先后建立过几个政权,他们的最后一个政权是被慕容鲜卑的燕国所灭的,也正因为灭亡时间比较早,所以这一支鲜卑不太出名。
      这里面有个趣事,因为我们家据说是有慕容鲜卑血统的,如此说来和出身段氏鲜卑的小姑父其实有灭国之仇。不过段氏的后裔们并不像慕容复一样天天想着复国,而且小姑父出身的库狄氏又不是段氏的王族,再加上库狄氏和段氏没准儿压根儿就没什么关系,也就更谈不上什么复仇了。
      这段氏鲜卑最

第四十八章 我耿直寡言的小姑父库狄干(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