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82章 案发前[1/2页]

回到大明当皇孙 茶书金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382章
      “跟你那个熊爹一样一样的,咱就知道,跟着他学不了什么好!”
      朱元璋嘴里发着牢骚,伸手盛了一碗白饭。
      然后把茄瓜汤倒进饭里,搅吧搅吧做了一碗汤泡饭,最后端起那盘炙羊肉,也拨了些倒进饭里。
      朱雄英陪着笑:
      “父亲也是担心您的身子…毕竟凉食伤身…”
      “呵呵…”朱元璋咧嘴笑笑,突然悠的收住,一指桌上的食盒:
      “把鸡蛋给咱剥了…”
      “诶”朱雄英答应一声,低头剥起鸡蛋。
      低头的时候,顺着窗外的亮光,他看到了放在一旁的奏疏,那是毛骧的奏疏。
      朱雄英的眼神跳了跳,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厚的奏疏。
      结合朱标的猜测,他似乎感觉到了血雨腥风像是浪涛一样打来。
      对于他的异常,朱元璋没有放在心上。
      得益于当年的经历,他吃饭很快,并且还有功夫与站在一边的朱雄英说几句话。
      他一边吃饭一边言谈,但却不显得臃肿。
      他说起午膳赐宴的事。
      他说道:
      “那仨侍读你都见过了?请人吃饭还不吃些好的…”
      “嗨…”朱雄英把剥好的鸡蛋放在朱元璋的碗里,又摇摇头:
      “多好是好呀…”
      “依孙儿看,有鱼有肉就是宴!”
      “这孩子…”朱元璋哑然失笑,又眉头一凝:
      “对于他们,你怎么看?”
      作为开国皇帝,他的识人之术已经点满了,一个人怎么样,他看上一眼,再问上几句,就会有一个笼统的印象。
      但他现在要考验自己的孙子。
      朱雄英突然有些紧张。
      老爷子要验验自己的成色,而识人之术,对于为君之人而言,至关重要。
      他皱着眉头想了很久,不亚于学子们在春闱的拘束。
      直到白饭在朱元璋的小碗里再次扎了根,又再次见了底。
      他才有些迟疑的说道:
      “诗书与气节自不必提,皇爷爷圣明烛照,御笔伦才之人自然是忠贞饱学之士…只是…”
      说到这,朱雄英嘴上一顿,才接着说道:
      “丁显…才思迅捷,可援笔立就,文章亦颇有豪气,只是…他为人意气浪漫,有些想当然耳,要是一番栽培,倒也不失为国之栋梁…”
      “练子宁于富国强民之道颇有章法,为官在地方、户部、工部都可以,只是为人刚烈,尚缺磨炼,如稍加雕琢,我大明亦能收获一贤良…”
      “至于黄子澄…此人贤才可,忠臣亦可,但唯独不会是能臣…”
      “哦?”朱元璋翘起眉毛:
      “何以见得?”
      朱雄英苦笑:
      “依孙儿看,他就是个读书读傻了的书呆子…”
      “至于仕途…皇爷爷要是有心培养,就职督察院、太常寺都不会埋没了他…”
      朱元璋的脸上有些满意,朱雄英的想法,与他相差不多。
      但想了想,他还是觉得啼笑皆非。
      他说道:
      “你倒是心宽…咱费劲心思找的士子,被你说的一文不值…”
      “嘿嘿…”朱雄英也陪着笑脸,一边收拾着桌上的碗筷,一边说道:
      “那倒不至于,只是孙儿刻薄,善于看人短,不善看人长…”
      “这孩子…”朱元璋又笑着摇摇头,看着朱雄英把食盒递给在外边站着的朴仁勇,又转身走过来。
      他拿起批奏疏的御笔又放下,沉吟了许久,才又抬头看着朱雄英说道:
      “对锦衣卫…你是怎么看的,照实了说,咱要听听你的真实想法”
      “这…”朱雄英又是迟疑。
      锦衣卫是老爷子乾纲独断设下的,胡惟庸案和空印案的背后,都有他们的身影。
      大明会喘气的都知道,他们是老爷子监控天下的眼睛与喉舌,就连朱标平常都对他们忌讳莫深。
      朱元璋又瞥了他一眼:
      “想说啥就说啥”
      “是…”朱雄英点点头,然后斩钉截铁:
      “好用,实用,要大用!”
      朱元璋点点头,可看着朱雄英没有再张嘴的意思,他突然有些目瞪口呆:
      “完啦?”
      “昂…”朱雄英也点点头。
      “你…”朱元璋突然间觉得有些词穷。第382章 案发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