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锦天府。
      焦山和一帮子将军立在南城门楼子上,无语的看着四面八方汇聚过来的镇北军各部。
      他在思考一个问题。
      很认真的思考一个问题:打仗,兵马越打越多……算好事儿吧?
      嗯。
      应该算是好事吧。
      但前提是,北平盟得养得起……
      一想自家盟主发间那越来越多的白发,焦山就觉得压力山大,一连想了好多的理由,却连自己这一关都过不了。
      不知过了多久。
      焦山又一次抿了抿干裂的嘴唇,痴呆的问道:“现在,有多少人了?”
      立在他左右的五位镇北军主将交头一合计,迅速报出了一个数字:“快有二十万人了……”
      这一幕很神奇。
      能在镇北军中做到一军主将的,自然最弱也得是气海大豪。
      而焦山,至今还只是个七品。
      但一群披坚执锐的气海大豪拱卫着一位力士,场面却异常的和谐。
      五位气海大豪的眉眼间,是一丁点不情不愿之色都没有。
      “二十万?”
      这个数字就像是一座大山,沉甸甸的压得焦山说不出话来,好半响才又问道:“还有多少弟兄没有归建?”
      五位主将又一阵交头合计,尔后答道:“还有七个营的弟兄没有规建。”
      焦山忍不住重重的一拍额头。
      镇北军辖前、后、左、右、中,五军。
      一军满编起营人马,四营步卒,一营马卒,两营辎重兵。
      没营满编四千人。
      加上各营主将亲兵,以及中军帅帐亲兵,合共十五万人。
      现在只回了五分之四的人马,就已经有二十万人。
      等到剩下的那七营兵马规建,人数不还得直奔二十五万去?
      先前镇北军十五万人,就压得盟主愁白了头,四下筹措粮秣。
      现在又多出十万。
      盟主还不得四处求爷爷告奶奶求粮秣?
      可道理焦山都懂,但要他驱逐这些跟随四散的镇北军前来投军的这十万多男丁,他又如论如何都开不了这个口。
      这些男丁,不是被旱灾和北蛮人祸害得活不下去,来求条活路的。
      就是冲着自家盟主的那杆玄武大旗来的乡亲子弟兵。
      他能驱逐哪个?
      驱逐哪个,都是举着自家盟主的招牌,往粪坑里扔!
      不是说,玄北州的青壮,都已经被霍青抓壮丁抓完了吗?
      这是从哪儿又冒出来的十来万人?
      一时之间,焦山只觉得头大如斗,六神无主!
      “罢了……”
      焦山最终放弃了挣扎,高呼道:“来人!”
      一名身背令旗的传令兵,应声出现在焦山背后:“标下在!”
      焦山有气无力的说道:“火速回转太平关,禀报盟主,我部扫荡八郡功成,所到之处蛮军授首、父老景从,各郡子弟蜂拥来投,现兵力已增长至二十五万,粮秣告罄,请求盟内调拨粮秣支援……若盟主不在关内,则转禀厚土部部长罗大山。”
      传令兵领命,转身急驰而去。
      五员镇北军主将听令,面面相觑,均感沉重。
      北平盟内的窘境,他们如何不知?
      但他们至今仍是戴罪之身,收拢这些被他们祸害得活不下去的家乡子弟,乃是为了他们自身恕罪。
      哪还有立场再问盟内要这要那?
      只能将重担交给大将军了……
      ……
      风雪摧残永明关。
      梁源长迎着风雪,立于永明关上,凝视着北方阴沉沉的茫茫草原。
      在他身后。
      是五万顶着风雪,开石筑关的红花部弟兄。
      风很大。
      雪很冷。
      但无人叫苦。
      所有的红花部弟兄,都在默默的做着自己手头的事。
   

第783章 国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