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95章 歪批红楼[1/2页]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头铁老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脂砚斋主人家,六代为儒,耕读传家,自状元始三代为官,四至七代出两进士、六举人、九贡生,九至十一代出十贡生。
  从其对石头记的批注中就可以看出,他对于写书的起因、动机和写作方法,是了如指掌。在很多的批注中,都会特意的为读者导引、揭秘。
  甚至在宝钗过生日,宝玉拉黛玉去看戏那一节,脂砚斋竟有“凤姐点戏,脂砚执笔”的批语,更说明书中的一些事,都是他本人经历过的。
  书里的很多东西,也都能跟脂砚斋主人所在的地方对的上。
  比如说,西方灵河,就取自康熙到他家附近的东镇所提的“灵气所钟”,因为这条河,就在他家西边的东镇脚下。
  皇帝都说了,东镇是灵气所在、灵气所钟嘛,这条河,也就是本书里的清水河,化名灵河,那是一点毛病都没有。
  书中的大观楼,大观园,在当地也是有实景实物的。
  就连书中的人物,很多也都是直接引用的他们家中一些人的名字,只是将姓改成了贾。类似贾政、贾敏等等。
  还有直接用地名的,类似贾源、贾代善等等,因为他们家就是这里的。
  按照脂砚斋主人家族的记载中,以及书中的描述,在现实生活中,曹雪芹确实是要比脂砚斋主人低一辈,所以这才有了后来是“叔父说”。
  比如在写到元春之时,脂批曰:“批书人领至此教,故批至此,竟放声大哭。俺先姊仙逝太早,不然,余何得为废人耶?”
  脂砚斋主人称呼元春为先姊,而元春形象又是以曹雪芹当王妃的姑姑为原型,这样推算,脂砚斋当然该是曹雪芹的叔辈了。
  跟曹雪芹同一年代的裕瑞曾在书中记载:“......曾见抄本卷额,本本有其叔脂砚之批语,引其当年事甚确,易其名曰《红楼梦》”
  这个叔辈,可不一定非要是曹雪芹他爹的亲弟弟噢!
  可能其他地方的人不觉得什么,但在脂砚斋主人的居住地周围,对书中的一些用词,应该会觉得无比“亲切”。
  比如,贾政骂宝玉:“作业的畜生,还不出去!”
  这“作业”二字,是不是听上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本书中也是时常出现的,这其实就是当地的方言,也是大人训孩子的惯用词。
  再比如,晴雯说的:“那里就唬死了他?偏你惯会这叠叠歇歇老婆汉像的!”
  凤姐说的:“赵姨娘叠叠歇歇拿着宝钗送贾环的土产去向王夫人献好。”
  蹀躞,叠歇,这个词,是不是很多人看的一脸懵逼?
  虽说在不少版本中,这个词后来被改成了“蝎蝎蛰蛰”,那是因为一些人不懂、不理解这个方言词的意思。
  这个词的意思大概就是显摆、张扬,类似东北话里的嘚瑟。
  还有黛玉说的:“......若真明白了,将来不是林姑娘,打破了这个灯虎儿,那饥荒才难打呢。”
  饥荒,打饥荒,拉饥荒,是不是很多人也不明白?
  饥荒就是欠债、欠人情的意思,打饥荒,就是还债、还人情。
  还有,宝钗说的:“若以后叨登不出来,是大家的造化。若叨登出来了,不知里头连累多少人呢。

第2395章 歪批红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