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71章 一年制义务教育[1/2页]

穿成作精老太,别人逃荒我开荒 橘香袭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徐二瑞没有出声,虽然对小姑做的事已经有预感,可真正知道小姑做出来那种丧尽天良的事,他已经不知道该恨谁,又该心疼谁了。
      现在知道小天还会回来,也只点点头,仿佛已经看破红尘般淡然。
      江枝也没有再提锦城府那些事,对于徐家村来说,那已经是另外一个世界。
      回到村里,江枝就有自己的事干。
      制退烧药的事还需要等待。
      因为霍家那边需要验药,这是一个很长的时间,急不得。
      村里蚊香作坊如今流水线作业,每天排班表写得老长,每个人就按那上面的时间安排过来上工。
      有王小菊管理作坊,时间卡得死紧,几乎是一站到那木头长机器跟前,就得手脚不停做半天,比以前还累。
      王小菊跟催命鬼一样,天天把“锅里有碗里才有”这句话挂在嘴上。
      碾泥片的卷轴安排着两个男人不停手摇,药泥片不停出来,后面压盘的人撒尿都得放小跑。
      还是李老实看秦氏忙得话都顾不上,才帮忙说一句公道话:“王组长,你这样赶活三天就得把人累趴下,以后谁还敢来做。
      钱再多又能怎样,钱长命短,死了又不能放棺材里。”
      李老实也是一个管理员,有他说话,王小菊才把速度慢下来一些。
      秦氏、皮氏、莲花、桃儿娘几个妇人成了正式员工,背着孩子也要在作坊干活。
      徐根庆没舍得请人种地,他自己和莲花抽出休息时间做农活。
      现在夫妻俩都有班要上,每天忙得团团转,也真正是把自己的家顶起来了。
      大香小香现在到莲花家,按村里新规矩,每个孩子至少要上够一年学,断断续续的也算。
      这是江枝的提议,在这里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是不可能的,农家没有让孩子天天念书不干活的觉悟。
      尤其是现在村里有作坊,不肩挑背磨,小孩子也能干活,都恨不得马上让孩子去挣钱。
      江枝就用了一年义务教育,这还是可以达到。
      农家人干活才有饭吃,于是不限学习时间,只要各项考核达标就毕业。
      这里面的考核就是熟读《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和《千家诗》四本书。
      不要求背诵,只要能流利读出来算及格,能背诵就是优等生还可以升下一班。
      相比起现代小学三年级识字标准,识字一千六百多个,江枝觉得村里人能读书就非常不容易了。
      而对那些不学习想混日子的学渣孩子,江枝也有办法对付。
      不读书就没有毕业证,不能进作坊上工。
      如果说只干农活当然也可以,有可能管理员的活也做不上,因为一旦买卖东西同样需要记账,村里人彼此都熟悉,首选的自然是能写会算账的。
      江枝觉得用一年时间认真学习,至少以后每个人能识一些常用字,能做基本的算术,能懂骑马驾车,能懂礼仪。
      现在大香小香也就要上学,在课余时间不是帮忙带孩子,就是煮饭洗衣服,还要下地除草,空档里背书。
   &n

第471章 一年制义务教育[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