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呈上一份诏书。
  朱棣接过大略浏览,诏书虽短,内容却让他心头巨震!
  这招数何其毒辣,直击草原民族命脉,瓦解其精神根基,再以分化地域策略,令其团结无望。两策并施,时日愈久,效用愈烈!
  “燕王殿下,何事?”陶光啸察觉朱棣神情有异,连忙询问。
  “你自个儿瞧瞧吧。”朱棣将诏书递给陶光啸,面上犹带惊愕。
  陶光啸接过一阅,不久,同样的惊讶之色也浮现在他的脸上,随着阅读深入,这份惊异愈发浓厚。
  读毕,他长叹一声:
  “这背后的高人,水平非凡!放眼大明,能达到这等境界者,不过寥寥五指之数!”
  朱棣深以为然:“的确,此计高明至极,草原之上,几近废其武功。”
  陶光啸随即诧异:“如此高明的手腕,究竟是谁的主意?”
  朱棣也是一头雾水,诏书中并未透露策划者身份,仅令他筹备,待朱桂抵达大同府后,即行此计。
  朱棣瞥见朱桂之名,心头闪过一念:难道是朱桂?
  然而,他迅速自我否定。
  此计显然出自深谙政局的老手,年仅十七的朱桂,怎能有此筹谋?
  于是,他向锦衣卫追问:“此计出自何人?”
  锦衣卫迅速回应:“乃代王殿下所献。”
  此言一出,陶光啸刚举茶欲饮,闻声竟一口喷出,满脸震惊之色,难以置信。朱桂怎会懂这些?
  “什么?竟是小十三的主意?”朱棣亦是错愕,小十三何以无所不能?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如何掌握这般深沉的政治手腕?
  朱棣百思不解,心中不禁生出一丝绝望——朱桂如此建功立业,岂非威胁到他们这些皇子的地位?
  另一边,应天府内,朱元璋携朱桂巡视未离京就藩的皇子们。
  路上,朱桂目光掠过系统提示:
  【您的草原处理提案已被朱元璋采纳,恭喜!】
  【奖赏:忠诚度100%的锦衣使者三千名!】
  【是否接受?】
  “暂不接受。”朱桂心中默语。
  如此一来,东厂的基石已然奠定,但此刻朱元璋在侧,不宜显现。
  若三千锦衣使者突现,恐惊动四邻。
  不多时,朱元璋领朱桂步入一处寝宫,内有几位年轻的皇子等候。
  朱桂一眼扫过,皆是熟面孔,包括朱元璋第十四子朱楧、第十五子朱值、第十六子朱栴,皆为皇家兄弟。
  朱元璋此举用意,朱桂心知肚明,无非是以他为范例,让诸弟效仿学习。
  想到这里,朱桂不禁微笑。老父也是激励竞争的高手。
  “我把桂儿带过来了,你们不是总好奇他有何神通广大?来,自己瞧瞧。”朱元璋坐定一旁,笑道。
  顿时,皇子们围绕朱桂,有的细细打量,有的试探触碰,似要探秘。
  朱楧问道:“兄长,那火车真是你造的?”
  朱桂笑而点头:“正是。”
  朱值接着问:“那玻璃球呢?”
  朱桂依旧微笑:“也是我的手笔。”
  最后,朱栴问:“兄长,北元可汗是你所杀?”

第83章 兄长实在了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