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7章 小十三这次干得漂亮[2/2页]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何意啥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未必能想到。
  蓝玉或许会觉得,先斩后奏算什么大事?
  你个老皇帝就看我有没有立功不就行了?
  还请什么罪?
  蓝玉肯定会不屑地说:“请罪?免了!”
  “小十三怎么懂得这些弯弯绕绕?”朱元璋心里嘀咕,“我又没教过他这些,一个十七岁的孩子怎么可能明白这些门道?”
  老朱怎么也想不通,连蓝玉这样的老将都不懂的道理,
  朱桂怎会懂?
  难道朱桂真是天赋异禀,具备帝王之才?
  可作为第十三子,朱桂的命运注定只能是藩王。
  朱元璋再次因为儿子的杰出才华而陷入烦恼和戒备之中。
  对于这样一个强势的藩王,大明未来的皇帝该如何是好?老朱心中长叹。
  尽管有所顾虑,朱元璋还是继续阅读战报,看到了朱桂出兵的原因:
  大同府的商队遭到哈梅里国袭击,朱桂率军反击。
  “这和我之前的猜测差不多。”朱元璋微微点头。
  他原以为朱桂出兵是为了保障大明与西域贸易通道的畅通,毕竟大同府的主要业务就是贸易。
  事实证明,朱桂正是这么做的,因为商队遇袭,所以他发兵哈梅里国。
  “但小十三是如何仅凭五千骑兵攻破城池的?”朱元璋心中疑惑。
  他之前了解到哈梅里国有三万多兵力,且领袖是前元西宁王的后代。
  由于当时大明与西域的贸易中断,加上哈梅里国相对安分,没有像北元残余那样频繁侵扰大明边境,朱元璋在评估了灭国可能带来的损失后,暂且放过了哈梅里国。
  但根据目前的信息,朱桂仅用五千骑兵就消灭了三万守军,自身损失不足五百人!
  朱元璋迫切想知道朱桂是如何做到的。
  带着疑问,朱元璋继续阅读。
  很快,战报中的内容解答了他的疑惑。
  朱桂事先在哈梅里城内安排了内应,五千骑兵进攻时,内应打开了城门,使得骑兵轻松入城,这才有了五千骑兵攻破三万守军的城池之事。
  朱元璋恍然大悟:“我就说嘛,五千骑兵攻破三万人守的城,太不可思议了!原来是有内应啊!”
  没有内应,五千骑兵攻城无疑是送死,但有了内应开门,攻克城门的难题迎刃而解。
  不过,朱元璋心中仍有疑问。
  骑兵在开阔地带对步兵有优势,冲锋后步兵往往溃散。
  但在城内情况不同,步兵可以利用建筑物作掩护,比在平原上更能有效对抗骑兵。
  那么,朱桂的骑兵在内应开门后,是如何应对那三万步兵利用城市建筑进行巷战的呢?
  朱桂在战报中并未提及这些细节,只简单描述了内应开门后,战斗如摧枯拉朽般胜利。
  至于哈梅里城士兵的箭雨因骑兵铠甲坚固而未能造成伤害,朱桂更是只字未提。
  他知道,如果在战报中透露这些,老朱可能会像旅长对待李云龙那样对他严惩不贷,因此朱桂留了一手。
  朱元璋没想到这一层,还以为哈梅里国的士兵不堪一击,城破即逃。
  战报还提到,大明驻扎西域的将领韩信带兵与朱桂会师,两人商议后决定彻底清除河西走廊的各股势力。

第147章 小十三这次干得漂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