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什么用?最主要的是让济王回心转意。”潘甫到现在也没有说通赵竑,赵竑从直到此事开始便持反对态度,甚至躲藏起来,让潘甫煞费心思的苦找。
  “兄长说的对,即便我等做好了完全准备,也无法让一个不愿当皇帝的人登临帝位。”潘壬同叹了一句。
  “唉,此事容老夫晚间再与济王劝说,李全之事联系的如何了?”潘甫手下只有一千多渔民柴夫,让这些人攻打临安,即便是占据的大义,也是痴心妄想之谈,所以他必须借助李全的红袄军。
  “李全派使来说愿意侧应,只等我们起事。”
  “甚好,那就等庚午日,你们先下去准备吧。”
  “是,兄长。”
  是夜,潘甫一人去内府寻赵竑。
  “济王可在房中?”
  “潘先生进来吧。”赵竑检视了一下衣物,正襟危坐于堂上。
  潘甫入房对赵竑施了一个大礼,而后问道:“济王,三日之期已到,您可思虑清楚了?”
  赵竑面相略显纠结:“潘先生,先帝即立赵昀为帝,我等应该顺应天命,不应行逆事引来天谴啊。”
  “济王真当如此想?济王就没有想过赵昀一个乡野之子怎么会一步登天?真当只是先帝的喜爱吗?先帝培养济王你花了多少年?早已把你当作新帝人选啊!”潘甫说的歇斯底里,似乎皇帝应该由他来当。
  “但事实就是赵昀做了皇帝啊。”
  “这是一定是史弥远的把戏,人是他找来的,诏书也是在他的监管下宣读,昔日济王不敢言,今日殿下也不敢言吗?
  殿下莫用这种眼神看着老朽,老朽还能活几年?做的这些全全是为了大宋的江山啊,望殿下回心转意,重整士气,老朽定助殿下重登皇位。”
  这世间有些人图名有些人图利,潘甫很明显是前者,一生寂寂无闻,自然是想在临了之际名垂青史。
  “唉,潘先生,本王的确累了,不想再涉足朝堂之争。”赵竑已经将事情的原委全部告诉了全绩,这也表明了他置身于世外的决心,现在正是如此。
  “累了?哼,殿下未免太天真了,殿下真的以为是史弥远会放过你吗?赵昀会放过你吗?殿下醒一醒吧,百尺竿头唯有一进,退则死路一条。”潘甫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朝堂争斗,皇帝更替他同时也深有感受,没有一个皇帝会放着夺权失败者不管,在他们心中这些人活着永远是危险,没有死了皇帝才会真正的安心。
  “潘先生,何故逼我?”
  “不是老夫在逼殿下,是时势,是天下,殿下姓赵啊!”
  “罢了罢了,本王就随你之愿,但希望事成之日,你可以放过官家与太后。”
  “好好好,只要殿下同意,一切都交由老夫来办,绝对不会让殿下失望,殿下就等着来日回临安,重登选德殿,做着大宋万民之主。”
  潘甫大笑出门而去,赵竑的神情却越发凝重,必败的事他不抱有任何希望,唯一一点期许就是不要牵连到自己,希望赵官家可以明白自己的一份苦心。

第121章 回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