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5章 战争的本质还是拼国力。[1/2页]

历史讲台:你想当皇帝吗? 南歌来了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叶枫:“长平之战也一样。”
      “秦国和赵国谁的家底更加的丰厚,谁能熬得起这场持久战那么谁赢的几率就越大。”
      “秦国经过了商鞅变法,全国老百姓要么耕田,要么打仗家底是所有国家里面最丰厚的了。”
      “但是,秦军需要远程送粮所消耗的成本要比赵国严重。”
      “这场消耗战谁输谁赢一时间还真不知道。”
      “所以,我们能看到秦军和赵军熬了好久,直到赵王发现国内粮食快没了。”
      “再这样耗下去赵国后方会饿死一大批人,朝廷之中对于廉颇的意见越来越大了。”
      “这样耗下去赵国本土不需要秦军打进来就是先饿死一大片人,他们要求廉颇不要守下去了。”
      “廉颇也无奈了,要是能打早就打了。”
      “这个时候秦国也快不行了,只能花重金去贿赂赵国的重臣郭开,以及在民间疯狂的宣传廉颇的坏话。”
      “大力鼓吹赵括的名声。”
      “由于赵括的老爸赵奢曾经击败过不可一世的秦军,虎父无犬子朝廷之中不少人支持赵括。”
      “原本一开始,赵国朝廷之中的一些人就希望赵括领兵去打秦军。”
      “毕竟赵奢亲自说赵括在兵法上胜于自己。”
      “而赵奢击败过秦军。”
      “稍微推理一下,赵括>赵奢>秦军,这局稳了。”
      “赵王面对这个难题,自然优先选择稳重的廉颇,廉颇也没有让赵王失望坚守阵地。”
      “问题是廉颇老将军我们没粮食了,再这样耗下去国内就要爆发大规模的饥荒了。”
      “赵王面对民间和朝廷的呼声,他也只能把廉颇换下去,派年轻的小将赵括顶上去了。”
      “希望他能创造赵奢的奇迹。”
      “秦国看到稳如泰山的廉颇换下去了。”
      “心里在狂喜,终于,终于,你走了。”
      “如此关键的时候了,秦昭襄王也不在乎白起会不会功高震主了,赢了再说。”
      “杀神白起上场了。”
      这还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啊!不对于赵王来说没得选了,国内没有本钱让廉颇耗下去了,一旦粮食供应不上去了。
      赵国不战而亡。
      只能趁着还有点粮食拼一把。
      观众似乎感受到了赵国的可悲了。
      不对啊!其他国家怎么不去帮助赵国。
      人家都在玩命对抗秦军,魏,燕你们就眼睁睁看着赵国耗下去是吧?
      不知道赵国没了,你们拿什么对抗秦国。
      原来他们才是傻逼。
      叶枫:“说到底这场战争的本质就是看谁家的粮食多,要是赵国有充足的粮食廉颇能耗得死秦军。”
      “秦军也不可能打败赵军。”
      “粮食才是影响战争的最关键的因素。”
      “赵括顶上去了,他带着不能打防御战的命令接手了赵军,如果继续按照廉颇的打法那还换个毛线。”
      “廉颇牛逼多了。”
      “临场换将可是兵家大忌。”
      “所以,赵军的选择只有一个寻找战机主动出击。”
      “此时秦军不着急了,赵国都把廉颇换下去说明什么,说明赵国坚持不住了。”
      “现在就要创造机会,让赵军看到主动出击的机会,可能打败秦军的希望。”
      “只要赵军能从防御堡垒里面出来,秦军才有可能胜利。”
      “白起太明白了。”第175章 战争的本质还是拼国力。[1/2页]